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刘志翔:管理连环技——让管理更高效的30种情景演练

刘志翔老师刘志翔 注册讲师 16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3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管理技能

课程编号 : 37477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中层管理者(有上级、下级的管理者)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者,术也,源于道,术以立策。管理之计,既可以体现为一种管理素养,取主意,策略义,也可表现为面对实际管理实务时具体运用到的手段和方法。

《管理连环技》课程通过模拟实战的案例研讨,旨在增进企业经理对自身角色的正确认识与有效管理部属的技巧,以稳步提升部属的工作胜任力,提升管理团队的工作绩效。

《管理连环技》课程是对管理者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大检阅,整合了经理人在管理上易陷入的“管理陷阱”,用模拟情境的方式带领经理人采用竞赛规则,以游戏的方式,讨论案例。力求引导大家可以有效地消除管理盲点,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能未雨绸缪,防止问题的产生和阻止问题的恶化。

《管理连环技》课程的案例更可以通过事前对组织的调研,将组织提倡的管理思路融入其中,在引导学员深度思考的同时统一思想、澄清认识的组织目标

《管理连环技》课程是企业管理团队开展内部管理培训最有效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经理人培训最常用的课程之一。该课程自面世以来,深受客户好评,先后已有近百家单位引入,其中不乏重复采购、广泛推广的单位。

课程收益:

● 学习管理者应具备的各类管理技能

● 掌握如何从意愿、技能方面提升员工胜任度的方法

● 掌握如何带领下属团队实现组织目标的方法

● 对一些管理行为背后逻辑能够在组织范围内达成共识、统一思想(事先调研、定制化设计)

课程时间:3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中层管理者(有上级、下级的管理者)

课程方式:案例研讨、小组竞赛、情景演练、讲授、游戏互动

课程大纲

一、导入

1. 风流人物,看什么?——现代组织论英雄

2. 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的角色与职责

3. 管理达成组织目标的手段

4. 管理者心态的调整

1)冲锋陷阵——>理人管事

2)以事为先——>以人为本

3)重任务绩效——>兼顾周边绩效

二、案例研讨

1. 惩前毖后(如何处理下属的过失行为?)

案例:***对江苏昆山“8·2”爆炸事故作出重要指示

1) 查明原因,追求责任

2) 初犯“三明治”,累犯“汉堡”

3) 量身管制工作绩效

2. 辅导下属(如何有效进行工作教导?)

1) 三步学习法:说给他听/做给他看/而后让他做做看

2) 慈不掌兵:理解不代表放松要求

3) 正面评价:及时具体公开

名言:要在员工的汗水还在额头上的时候,就给他们奖励。——罗斯佩罗

3. 特别请求(如何处理下属的特别请求?)

1)管理者应当维护制度严肃性

2)下不为例?当下就不为恶例

3)如果犯了错,认错是管理者应持的态度

4. 新政执行(如何执行一项新政策?)

1)中层管理者的定位:公司政策的拥护、理解、说明者

2)结果导向,管理者更关心工作

3)管理者不回避冲突。对于原则性错误,持火炉原则(警示、及时、公平、一贯、有效)。

5. 赞美下属(如何赞美、激励下属?)

1)激励本人,更是激励大众

2)处理下属抱怨六大原则

a正面的角度看待诉怨

b以不破坏关系为最大前提

c以充分了解对方为手段

d朝向积极性建设性的目标努力

e引发对方自愿性的承诺

f予以必要协助,展开后续行动

3) 先处理心,再处理事

视频案例:《婚姻保卫战》片段

6. 目标管理(如何为下属订定工作目标?)

1)先分析上级交办任务,再出对策

工具:SWOT分析法、轻重缓急分析法

2)与下级共同制定目标

互动游戏:猜扑克

3) 帮助下属达成目标是管理者的职责

7. 曲解本意(如何处理下属扭曲政策的本意?)

1)管理者不回避问题,就事论事,针对事不针对个性

现场游戏:个性的褒贬词语接龙

2)绩效导向,关心工作品质,针对事不针对个性,不预设立场。

3)有的时候,“不管”胜过“管”

a发生频次少

b后果不严重

c需要冷处理

d暂时没有好办法

8. 共舞新生(如何促进新生代员工融入团队?)

1)新人流失需重视,全方位了解原因

2)面对新人四原则

a去标签化

b正己化人

c带人带心

d和谐团队

案例:90CEO余总自述

3) 站在新人的立场,引导新人积极应对老同志的态度

4) 管理者对下属:先体恤、探索,再提要求

工具:响应风格四类型:批判、建议、探索、体恤

9. 消极态度(如何面对下属消极、不合作的工作态度?)

1)轻诺易寡信,基于事实的肯定是对下属谈话合适的开场语

2)授权的前置条件:授权对象的意愿和能力

3)授权六个步骤

a表达新人

b说明目标

c给予权限

d征询构想

e提供协助

f监督查核

10. 培训问题(如何处理下属培育发展的问题?)

1)下属脱产培训期间的工作安排不要越俎代庖。先让员工自己考虑,需要支持再出手

2)如果培训耗费的是组织的资源(时间、金钱),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3)培训不只限于课堂内的培训,也包括在岗位中的指导与随机教育

4)结合个人与组织现阶段的需求,才是最合适的培训重点

11. 授权管理(如何面对固执己见的下属?)

1)授权六个步骤

2)不懂得授权即是费力不讨好

3)授权者注意结果导向,不妨碍最终结果的细节大可放过

12. 情境管理(如何采取弹性而有效的领导方式?)

1)下属能力不足时,辅导教练

2)下属渐入佳境时,保护下属积极性,同时关注人和事

3)下属完全成熟时,管理者学会脱身,让管理变成不必要

13. 后进分子(如何辅导问题员工?)

1)兼听则明,探索型响应

2)即使管理者有答案了,也可以明知故问,不要过早定性

3)体恤式响应:就算不能赞同,也可以表示理解

14. 裁汰不良(如何处理事态严重的员工?)

1)要有完整的工作表现记录,陈述事实明确

2要有事先预警与纠正措施

3要快刀斩乱麻,态度委婉但立场坚决

4要维持下属的自尊

5)要以自动辞职之名,行解雇之实

6要符合政府相关法令,防范可能的后遗症

7要取得上司的支持,会同人事经理一起作业

15. 评选优秀(如何选拔单位绩优人员?)

1)让上司做选择题、判断题而非问答题,让上司高效

2)了解不代表赞同。领导没义务说那么多

3)保持大家参与民主评比的积极性:流程公平,否则下次没人有意愿

注:30种情景演练课程内容依据客户需求侧重点而定

刘志翔老师的其他课程

• 刘志翔:职场连环技——职场人际交往的30种情景演练
课程背景: “技”者,计也,术也,术源于道,术以立策。职场之计,既可以体现为一种职业素养,取主意,策略之义,也可表现为面对实际职场实务时具体运用到的手段和方法。 理想状态下,每个职场中人将和自己的上司、自己的同事一起努力完成共同的目标,为组织实现绩效。他们彼此影响着,根据不同的任务环境,不时地调整相互能够匹配型态。各方都对完成任务起到相应的作用,都有责任去完善彼此之间的关系。 然而,当你的上级或者同事——排除主观意愿因素——无法满足你的需要,怎么办?假如你需要从他/她那里获得更多的指导和支持去完成工作,怎么办?你能做些什么吗?回答是肯定的。你要成为自我领导者——这并非要推翻原本的上下级或同事间的关系。在《职场连环技》里,自我领导指的就是关于你自己如何更有效的透过向上和平行的沟通获得更多的资源。 要成为一名自我领导者,意味着运用一种更加灵活的柔性管理方式,去与上司和同事沟通,以使任务达成,并使双方满意。这就需要你先明确自己的角色,向对方清晰地提出自己的需求,并找到一种方法来有效地获取指导和支持,同时保持彼此间的信任和尊重。 《职场连环技》分为上行篇、平行篇两部分,课程通过模拟实战的案例研讨,带领你在众多实例场景中将这种有效的方式转化成为你自己的一种沟通技能。 《职场连环技》课程是企业开展内部职业培训最有效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职场人士培训最常用的课程之一。该课程自面世以来,深受客户好评,先后已有近百家单位引入,其中不乏重复采购、广泛推广的单位。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各级有直接上级、有平级同事的职场人员 课程收益: ● 厘清职场中“下级”的角色及下级应秉承的职场伦理。 ● 提升与上司协调的技巧,增进与其合作共事的默契。 ● 学习消除上下级合作的障碍,更好地成为上司得力助手,成就上司,成就自我。 ● 提升跨部门横向沟通协调的技巧,增进合作共事的默契 ● 强化平行部门间、直线与幕僚间、正式与非正式关系间及斜向运作间的冲突管理能力 ● 学习消除跨部门运作的障碍,提升横向整合的综效 课程方式:案例研讨、小组竞赛、情景演练、讲授、游戏互动 课程大纲 上行篇 导言:成就上司成就自我的原则 1. 平常要了解你的上司在忙什么,关心什么。 2. 要十分清楚上司的期望 3. 要具有成品意识,提交给上司的东西千万不能是半成品或次品 4. 要及时向上司汇报事件的进展情况 5. 要学会站在上司的角度去理解工作 6. 给领导汇报永远一页纸,写他最关心的问题 案例研讨: 案例一:如何在上司发言后“补充意见” 场景1:补充报告 场景2:上司垂询 场景3:上司怪罪 1. 用“延伸”来代替“补充”的说词 2. 延伸是指“发扬光大”;补充是指“弥补不足” 3. 要暗中盘算上司讲话的内容、时间、针对重点,以少于上司所用的扼要说明 故事:某大公司应届新员工在老板讲话之后“我再补充三点” 现场演练:领导讲完了,自己发现有明显缺失,怎么办? 案例二:如何面对“吹毛求疵”的上司 场景4:数据不足 场景5:二次修改 场景6:几番折腾 1. 学习从上司的观点着手任何事情 2. 与上司亦能始终参与、了解全貌 3. 不必在芝麻小事上坚持,但大事须合理坚持 名言:“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心理学家威廉. 杰姆斯 现场演练:快速建立亲和 案例三:如何代理上司的职务 场景7:职务代理 场景8:成败责任 场景9:前车之鉴 1. 聪明的上司利用职务代理观察下属 2. 任何决策问题解决均需事后立即禀告上司 3. 萧规曹随是代理上司职务的做事原则 案例四:如何给上司建议书 场景10:石沉大海 场景11:节约措施 场景12:早有预感 1. 考虑上司关切的重点,站在上司的角度 2. 事缓则圆,太急于说服上司可能适得其反。 3.“备而不用、藏而非弃”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案例:故宫中清朝皇帝墨宝最多的是“知道了” 案例五:如何面对“好大喜功”的上司 场景13:奖励传闻 场景14:表达感谢 场景15:进度延误 1. 心中无我,上司领导有方,下属自动自发 2. 功劳不是抢来的,是用让来的 3. 面子做给上司,里子你才拥有 案例六:如何面对因“上司决策错误”而导致损失 场景16:自请处分 场景17:无可奈何 场景18:将功折罪 1. 要有为上司扛过的决心-弃车保帅的念头 2. 上司永远为下属负连带责任,而不是全部责任 3. 代罪的羔羊绝对要”心甘情愿”,而非”委屈求全、无可奈何” 平行篇 导言:组织内横向沟通的重要性 1. 职场平行沟通相比上下级沟通更容易产生显性化的冲突 案例:曾国藩为官的上下半场。 2. 职场不是麻将牌局 案例研讨导入: 案例七:建立跨部门项目 场景19:成立项目 场景20:不甚理想 场景21:难以共识 1. 尊重组织内部分工 2. 慎用上级权威 3. 尽力提供有利于同事发挥作用的条件 案例八:寻求平级支持 场景22:一起参与 场景23:高谈阔论 场景24:十分麻烦 1. 寻求支持三讲:讲好话+讲重要+讲困难 2. 意愿比能力优先 3. 多助者得道 互动游戏:猜扑克——>引导式沟通 故事:禅师不同面目对待上、中、下三等人。 案例九:多部门协调会 场景25:遭受指责 场景26:气氛沉重 场景27:相互指责 1. 紧扣主题随时纠偏 2. 应对质疑挑衅:不对抗 3. 心情优于事情。亲疏有别 案例:海尔、顾雏军面对郎咸平炮轰的不同应对 案例十:落实提案(涉及多部门) 场景28:实验成功 场景29:挑选对象 场景30:面对质疑 1. 当仁不让与尊重他人 2. 优选开端 3. 善于借力 名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老子 名言: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 案例:法国报纸上出的有奖励智力题:卢浮宫失火,只允许抢救一幅画,你会抢哪一幅? 案例十一:面对升职 场景31:擢升机会 场景32:神秘兮兮 场景33:落寞寡欢 1. 当仁不让、虚心求教 2. 不回避、不欺瞒 3. 面向未来携手共进 案例十二:面对新规 场景34:打卡规定 场景35:如何协商 场景36:圆满解决 1. 反映情况坚决执行 2. 不做单纯的传话筒、应声虫 3. 提供建议助人高效 注:30种情景演练课程内容依据客户需求侧重点而定
• 刘志翔:从“校园人”到“职场人”——职业化与职业人格塑造
课程背景 很多企业在招聘新人特别是应届毕业生后发现,对他们的培养和塑造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尤其是95后的这群年轻员工,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这使得新员工融入企业文化,符合职业化要求方面出现很多问题。应届生存在的自身弱点影响了用人单位对应届生的使用。一是期望值高于自身价值,对自己定位过高,这就难免心态浮。二是眼高手低。三是缺乏耐心,急功近利。很多应届生不愿意做小事,不愿意一步步积累,希望一步登天。四是随意跳槽,无长远目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需要帮助新员工进行职业化的认知和职业人格的塑造,使其尽快成为一个符合企业要求的员工。 【课程收益】 1. 通过课程,使学员了解到进入职场应进行的第一角色转变:从“校园人”到“职场人”,深刻认识到自己是自我绩效的第一责任人。 2. 使学员认识到职场角色禁忌和应当扮演好的四大角色。 3. 认识职场,了解职业化的含义,掌握现代职业必须具备的职业化素质。 4. 使学员能够通过培训,消除消极心理,塑造正能量的职业人格:积极主动/利他共赢/志存高远; 5. 通过游戏体验/案例研讨/现场演练,使学员领会积极主动对自我职业绩效的好处以及具体应用的方法; 6. 通过情景模拟/实例讲述,使学员深刻认识“利他是利己的捷径,共赢是己赢的法宝” ; 7. 通过游戏体验/案例研讨,使学员认识到自我目标管理的原则和技巧:“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让参与者能将课程内容联系工作实际,学会以职业的角度思考,以职业的态度和方式对人对事。 培训方式:讲授、案例、讨论、游戏体验、视频等。 课程时间:1天,6h/天 课程对象:新入职场员工 课程大纲 第一讲 职业化与职业角色 1. 从“校园人”到“职场人”:自己是自我绩效的第一责任人 游戏:翻手 2. 什么是职业化 3. 职业发展路径上的角色 学徒、骨干、教练、领导 4. 职场四大角色 1)绩效创造者 2)环境适应者 3)氛围融入者 4)自我管理者 5. 四种职业观:仆人、寡人、废人、主人 6. 职场角色禁忌:活死人、吸血鬼、害群马 7. 各层员工应扮演的角色 比喻:组织三阶层各自特点(天、人、地) 1)地(坚实、长物、规矩) 2)人(灵活、枢纽、团结) 3)天(方向、权威、例外) 第二讲 职业人格塑造之积极主动 1. 行之不得,反求诸己(小游戏打绳结引导) 2. 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的心理学基础 方法:转念(换框)大法 示例:松下幸之助 现场命题练习 3. 心理学机制:罗森塔尔效应 具体行为与语言:操之在我 第三讲 职业人格塑造之利他共赢 1. 情景模拟:囚徒困境 1)个体理性叠加导致集体非理性从而损害个体利益 2)共赢是己赢的法宝、利他是利己的捷径 2. 利己利人:以对方为中心 技能:BAF 案例(选班花、中国好声音导师选人) 视频(超人李嘉诚发家要诀、家训) 第四讲 职业人格塑造之志存高远 1. 外职业生涯与内职业素养修炼的关系 游戏互动:请复制我的言行 1)从小事做起,精益求精 2)懂得背后努力,永不言弃,持续进步 3)“好戏在后头” 2. 职业生涯阶段:学徒、骨干、教练、领导 思考:如何快速度过磨合期? 3. 取法其上、志存高远 游戏:猜面积 心理学基础:锚定效应 4. 立足现实、始于足下 游戏:抓“三儿” 案例:马拉松高手的秘诀 心理学基础:嗑瓜子效应 结束体验:行胜于言
• 刘志翔:职场人筑基赋能第一步——管理学基础初探
课程背景: 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先生用“管理者”这个词来称呼所有执行管理任务的人,无论这些人有无指挥别人的权力,这意味着管理的对象并非仅仅限于下属,而还可以包括:同事、上司乃至自我。再泛化一点,管理的对象应该是所有可能帮助自己实现目标的对象。 有鉴于此,无论身处职场什么阶段,位于什么层级,学习一些管理学基础知识都极有裨益。本课程帮助学习者了解管理学的理论发展,掌握框架性的基础管理知识:管理的定义、职能、对工作的指导意义,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和日后做好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收益: ● 了解管理学理论发展史,并理解现行管理措施的理论支撑。 ● 知悉基础的管理知识,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管理学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 ● 了解到进入职场应进行的第一角色转变:从“校园人”到“职场人”,深刻认识到自己是自我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 了解管理学第一流派目标管理(MBO)在企业中的应用工具:KPI和OKR。 ● 通过案例,使学员认识和掌握管理学之父推崇的自我管理的原则和技巧:“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 了解未来进一步完善管理知识、锤炼职业技能的学习清单。 课程时间:线上3h,线下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对管理学有兴趣但涉猎不深的各级职场人士 授课方式:讲授、案例研讨、情景演练、现场答题、游戏互动 课程大纲 导入: 翻手游戏:自己是自我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第一讲:管理学理论发展概述 一、管理学理论萌芽 1. 我天朝诸子百家论管理 1)孔子:君君臣臣子子/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 2)老子:道法自然/治大国如烹小鲜/无为而治 3) 墨子: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4)孟子:性本善|荀子:性本恶|告子:性本无善无恶 5)韩非子: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君无术则蔽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 6)孙子:将者,智信仁勇严 2. 西方 1)亚当斯密:经济人(理性人、利己的人) 二、管理先驱(古典管理学) 1. 人事管理之父欧文:实干的空想家、慈善的资本家(略讲) 2.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科学化、标准化(略,建议自学) 3.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略,建议自学) 4. 马克思韦伯的科层管理论(略,建议自学) 三、近现代管理学理论 1. 梅奥与霍桑实验 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3. 麦格雷戈:XY理论 4.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保健和激励) 5. 权变理论——水无常形 三、当代管理学理论 1. 彼得德鲁克:MBO(目标管理) 2.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 3. 人本主义 1)成人学习原理 2)教练技术 3)建构主义 4)共情 5)阿米巴 6)创客 7)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第二讲:管理的定义与内涵 一、管理大师给出的定义 1. 弗雷德里克·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2. 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是所有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3. 彼得·德鲁克( Peter F. Drucker )认为:“管理是一种工作,它有自己的技巧、工具和方法;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组织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管理是一门科学,一种系统化的并到处适用的知识;同时管理也是一种文化。” 4. 斯蒂芬·罗宾斯给管理的定义是: 所谓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二、中国高校教材中管理的定义与职能 1. 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及创新等手段,结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期高效的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2. 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3. 管理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1)计划职能:对未来活动进行的一种预先的谋划.内容: 研究活动条件决策编制计划。2)组织职能:为实现组织目标,对每个组织成员规定在工作中形成的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内容:设计组织结构人员配备组织运行组织监督。3)领导职能:管理者利用组织所赋予的权力去指挥影响和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内容: 指挥职能、协调职能、激励职能。4)控制职能:保证组织各部门各环节能按预定要求运作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项管理工作活动. 内容: 拟订标准寻找偏差下达纠偏指令。 三、刘老师授课管理的定义 管理就是让人做事并取得成果。 1. 让:请求、命令与启发。 2. 人:干系人:内外、上中下 3. 做、取得:措施手段。 4. 事:客观事物与任务,主观选择。 5. 成果:需要兼顾多重伦理准则。 四、管理的特性 1. 科学性:高效(生理、理性、精确、被动、工具) 2. 艺术性:愉快(心理、情感、灵活、能动、主体) 3. 战略性:正确(精神、道德、意义、方向) 4. 连续性:永续经营、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五、管理者的定义 1. 狭义:管理者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他们做出决策、分配资源、指导别人的活动从而实现工作目标。 2. 广义:所有执行管理任务的人,无论这些人有无指挥别人的权力。 第三讲:自我管理的第一原则:MBO 一、职场人士(广义管理者)的天职与实施途径 1. 天职:为组织创造绩效 2. 最常规的实施途径:把组织目标变成结果 二、MBO理论在管理学理论中的地位:基石 1. 彼得德鲁克:做事情有目标比没有强,有清晰的目标比笼统的目标强。 游戏:数数字 2. 目标的作用:方向盘、发动机、测试仪 3. 企业界的普遍应用:KPI与OKR 三、MBO理论的自我修炼 1. 取法其上、志存高远 心理学实验:非洲国家占联合国席位百分比是多少? 心理效应:锚定效应 2. 目标清晰、精准谋划 1)Smart原则 2)符合中国人习惯的套路 3. 立足现实、始于足下 案例:马拉松高手的秘诀 心理效应:嗑瓜子效应 第四讲:进一步完善管理知识、锤炼职业技能的学习清单(仅提供清单,纯自学) 一、通用管理(辅导、授权、激励、沟通、团队、压力情绪、时间等) 专业管理(战略、运营、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 结束寄语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