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你听到的抱怨:
"员工活动搞了,福利发了,离职率还是居高不下..."
"业务部门总说关怀浪费时间,HR两头受气..."
"95后员工领了礼品转身就吐槽'形式主义'..."
你看到的真相:
► 80%的企业把关怀等同于节日礼品+年度体检,员工却说"公司根本不懂我"
► 60%的管理者认为"先抓业绩再谈关怀",结果团队默契度持续滑坡
► HR精心策划的心理讲座,参与率不足20%,沦为"打卡拍照"的过场
撕开表象的三个认知鸿沟:
错把"福利"当"关怀"——员工要的是被看见的情绪价值,不是货架上的零食
忽视"团队动能"转化——单点关怀像撒胡椒面,缺系统性的效能设计
不会用数据说话——老板眼里"暖心=烧钱",看不到对业绩的实际撬动
这门课给你的破局点:
Ø 用"火箭模型"把零散关怀升级为赋能体系
Ø 让业务部门主动参与的5个"无痛渗透法"
Ø 把员工满意度转化为CEO听得懂的财务语言
——别再为别人的认知偏差买单,这次教你把关怀做成"战略级武器"
1分科学关怀投入=3分团队动能产出=8分业务价值回报
【课程收益】
Ø 运用"火箭模型"3层内核,诊断团队关怀盲区
Ø 掌握微关怀的7种场景应用,让管理者参与度提升
Ø 运用3把"需求探测仪",精准识别团队隐性冲突
Ø 掌握Conflict-CARE模型4步法,将矛盾转化为改进动能
Ø 运用"空间魔法"3件套(静音舱/能量包/闪光墙),提升归属感
Ø 掌握仪式感三板斧,使新人融入速度加快,离职率下降
Ø 掌握3种文化渗透工具(状态灯/感动周报/能量奖)
Ø 掌握3套高管汇报话术模板,让关怀预算获批率提升
【课程对象】
中高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工作者
【课程时间】
0.5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为什么员工被关怀了,团队效率还是上不去?——打破“发福利≠赋能”的认知陷阱
1.【认知升级】赋能型关怀的3层内核
Ø 误区破冰:茶水间零食堆成山,为何员工开会仍沉默?
Ø 核心模型:团队赋能“火箭模型”
燃料层(基础关怀):生理需求满足(如弹性作息)
推进层(情感联结):归属感建设(如跨部门吐槽墙)
导航层(战略共振):个人成长与团队目标强绑定
案例:某企业“能量站”如何用心理咨询撬动项目组创新力
2.【管理者角色】从“关怀执行者”到“动能催化剂”
Ø 痛点场景:团队Leader总说“忙到没空做关怀”怎么办?
工具包:
《5分钟微关怀清单》(例:晨会前播放团队成员家乡音乐)
《团队能量值诊断卡》(通过迟到率、会议发言量等6项数据预警)
案例:模拟技术总监如何用“代码复盘会+烧烤夜”化解组员矛盾
二、团队“表面和谐,实际一盘散沙”——如何用关怀诊断隐形裂痕? 1.【需求挖掘】比问卷更有效的3把“探测仪”
Ø 离职员工“遗产分析法”:从离职文档挖掘团队协作痛点
Ø 会议室“情绪热力图”:通过座椅距离、白板笔迹分析沟通障碍
Ø 已读未回“语义解码”:识别高频拖延背后的心理压力
案例:通过“周报表情包使用频次”发现过劳风险
2.【冲突转化】把矛盾变成燃料的Conflict-CARE模型
Ø Confirm(确认事实):用“三明治话术”避免情绪对抗
Ø Acknowledge(共情接纳):设计“情绪交换日记”
Ø Reframe(重构价值):将抱怨转化为改进提案(“流程太慢”→“优化冲刺方案”)
Ø Empower(赋能行动):设立“吐槽币”兑换资源支持
三、预算有限,如何让关怀成为团队“粘合剂”?—低成本高杠杆的破冰设计
1.【空间魔法】把办公区变成“能量充电站”
Ø 会议室秒变“静音舱”:挂遮光帘+白噪音设备,成本<500元
Ø 工位“能量补给包”:塞满暖宝宝、励志小便签、薄荷糖
Ø 走廊“闪光墙”:张贴团队成员童年照片+梦想语录
案例:施耐德的敏捷转型办公室
2.【仪式感创新】让日常动作产生心流体验三板斧:
Ø 入职篇:新人收到“前任攻略”(离职员工写的岗位避坑指南)
Ø 会议篇:站会前玩“三词真心话”(例:用“焦虑/期待/需要”概括状态)
Ø 离职篇:举办“技能遗产拍卖会”(离职者传授独门秘籍)
实操练习:设计销售团队的“百万单庆功仪式”(预算<1000元)
四、如何让关怀从“HR独角戏”变“团队交响乐”?——构建自驱型关怀生态
1.【机制革命】让每个人都是“关怀设计师”的三大引擎:
Ø 积分银行:完成任务的积分
Ø 盲盒任务:每月完成特定关怀指令(例:给某人写匿名赞美信)
Ø 能量集市:用擅长技能交换资源(如用PPT能力换心理咨询)
案例:某公司“认可计划”员工之间鼓励与认可
2.【文化渗透】把关怀刻进团队DNA的暗线设计的心法工具:
Ø 邮件签名栏增加“心理状态指示灯”
Ø 周报新增“本周被感动瞬间”栏目
Ø 季度颁奖设“最佳能量补给官”奖项
角色扮演:HRBP如何说服技术直男Leader接受“情绪可视化”
五、如何用数据让老板为关怀“开心买单”?—从感动故事到商业结果的翻译术
1.【价值量化】给“暖心”装上仪表盘—可视化的指标:
Ø 会议决策效率提升比(从“讨论3小时”到“1小时拍板”)
Ø 跨部门协作摩擦成本下降率(投诉比等)
Ø 创新提案中的关怀关联度(例:各位改进提案项目的数量等)
2.【向上汇报】把“温情”变成 “话术模板”:
Ø 对财务总监:“上季度关怀投入8万元,降低离职率,带来招聘成本下降27万”
Ø 对CEO:“新关怀计划可使员工/客户满意度提升2.3%,离职率下降、投诉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