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重构的背景下,生产现场管理正面临三重挑战:数据盲区(隐性浪费难以量化)、经验依赖(传统IE手法效率瓶颈)、改进断层(改善成果难以持续)。作为制造执行系统的神经末梢,团队的价值挖掘能力直接影响企业降本增效的成败,当下管理者面临双重挑战:
传统精益痛点:七大浪费(等待、搬运、库存、动作、不良品、加工、过量生产)导致成本攀升,但传统目视化管理难以精准量化浪费成本;
数字化鸿沟:70%中小企业因缺乏数据工具,陷入“知道浪费存在,但不知如何系统性改善”的困境。
本课程创新性融合AI工业智能引擎,构建「AI透视+精益工具」双轮驱动的浪费消除体系。提供 “意识-识别-改善-固化”四阶闭环,助力管理者:
课程收益:
价值1:学习生产成本分析的方法工具
价值2:学习用 AI 赋能识别浪费方法
价值3:掌握 IE 七大手法改善的技巧
价值4:输出有效落地的成本改善计划
课程模型: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管理者
课程特点:
AI技术赋能:结合AI的智能数据分析与工具应用,提升课程的前沿性与实用性,帮助管理者在AI背景下高效解决生产中的浪费问题。
场景化与实战化:课程内容基于管理者实际工作中的常见场景,提供智能化工具与实用方法,确保学员即学即用。
互动体验式学习:通过案例分析、实操练习、小组讨论等形式,增强学员的参与感与互动性,提升学习效果。
课程大纲
破冰活动:生产浪费现状自测
第1章 生产成本基本认知
一、生产成本的概念
1. 生产成本的概念
2. 生产成本分析的意义
3. 生产成本分析的原则
4. 生产成本控制的原则
二、生产成本构成及影响因素
1. 直接材料成本分析
2. 直接人工成本分析
3. 制造费用分析
4. 影响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识别
三、生产成本分析方法
1.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制定、成本差异分析
2. 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计算、成本动因分析
案例分析:典型企业生产成本分析案例分享
第2章 七大浪费识别
一、不良修正浪费
1. 背景:由于产品缺陷或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或修正,既增加生产成本,还降低生产效率。
2. 影响:增加返工成本,降低生产效率,影响产品质量。
3. 原因:工艺设计不合理、设备精度不足、操作不规范等。
4. 对策:优化工艺流程,加强设备维护,提升员工操作技能。
5. AI+应用:分析生产过程中的不良率,识别根本原因并提供改进建议。
二、制造过多浪费
1. 背景:生产超出实际需求的产品,导致库存积压和资源浪费。
2. 影响:增加库存压力,占用资金,导致资源浪费。
3. 原因:生产计划不合理、市场需求预测不准确等。
4. 对策:优化生产计划,实施按需生产。
5. AI+应用:分析生产计划中的异常现象,合理安排生产任务。
三、加工过剩浪费
1. 背景:对产品进行超出必要标准的加工,导致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
2. 影响:增加加工成本,浪费资源,降低生产效率。
3. 原因:工艺设计冗余、质量标准过高、设备性能过剩等。
4. 对策:优化工艺设计,合理制定质量标准。
5. AI+应用:利用工艺优化工具,分析加工过程中的冗余步骤。
四、搬运浪费
1. 背景:在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移动,增加了物流成本和生产周期。
2. 影响:增加物流成本,延长生产周期,降低效率。
3. 原因:物料布局不合理、搬运路径不优化等。
4. 对策:优化物料布局,减少搬运距离。
5. AI+应用:分析物料搬运路径,减少不必要的搬运。
五、库存浪费
1. 背景:过多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积压,导致资金占用和仓储成本增加。
2. 影响:占用资金,增加仓储成本,导致资源浪费。
3. 原因:库存管理不合理、需求预测不准确等。
4. 对策:优化库存管理,实施精益库存策略。
5. AI+应用:结合历史数据与需求,优化库存管理。
六、等待浪费
1. 背景:生产过程中由于工序不平衡、设备故障或物料供应不及时导致的停工或等待。
2. 影响:延长生产周期,降低设备利用率,增加成本。
3. 原因:工序不平衡、设备故障、物料供应不及时等。
4. 对策:优化工序平衡,加强设备维护,确保物料供应。
5. AI+应用: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及时发现等待浪费并提供解决方案。
七、动作浪费
1. 背景:员工在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动作或操作,导致效率降低和员工疲劳。
2. 影响:增加员工疲劳,降低生产效率,浪费资源。
3. 原因:操作流程不合理、设备布局不优化等。
4. 对策:优化操作流程,合理布局设备。
5. AI+应用:利用动作分析工具,优化员工操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动作。
成果输出:现场浪费识别表
第3章 IE改善七大手法
一、IE七大手法1--防呆法
1. 背景:人为错误是导致生产浪费和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防呆法,可以有效减少错误发生,降低返工成本。
2. 应用:优化易出错的操作环节和重复性高的工序,通过物理限制、警告提示、自动检测等方式减少错误。
3. AI+应用:分析因操作失误导致的不良案例,使用AI工具设计防呆方案,减少错误发生。
二、IE七大手法2--流程法
1. 背景:生产流程中的冗余步骤是导致效率低下和成本增加的重要因素。通过流程法,可以识别并消除这些浪费。
2. 应用:分析生产、物流、管理等各环节,绘制流程图,识别关键节点和瓶颈。
3. AI+应用:利用AI流程优化工具,自动绘制流程图并识别冗余步骤。
三、IE七大手法3--人机法
1. 背景:人机配合不佳会导致设备利用率低和生产效率下降。通过人机法,可以优化人与机器的配合,提升效率。
2. 应用:分析人机操作图,识别人与机器的空闲时间,优化任务分配。
3. AI+应用:利用AI人机协作工具,优化任务分配,模拟不同方案选择最优解。
四、IE七大手法4--动改法
1. 背景:员工操作中的不必要动作是导致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通过动改法,可以优化操作流程,减少浪费。
2. 应用:识别动作中的浪费,优化操作流程,减少动作数量、缩短动作距离、降低动作难度。
3. AI+应用:利用AI动作分析工具,实时监控员工操作动作,识别浪费并优化流程,模拟优化后的动作流程。
五、IE七大手法5--五五法
1. 背景:通过连续提问“为什么”,可以快速识别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
2. 应用:分析生产、质量、管理等各环节,使用5W1H原则表,消除浪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3. AI+应用:利用AI五五法工具,自动分析问题并生成改进建议,模拟改进方案评估实施效果。
六、IE七大手法6--双手法
1. 背景:双手操作中的不协调是导致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通过双手法,可以优化双手操作流程,提升效率。
2. 应用:绘制双手操作图,识别动作浪费,优化装配、包装、操作等环节。
3. AI+应用:利用AI双手法工具,实时监控双手操作,识别浪费并优化流程,模拟优化后的双手操作流程。
七、IE七大手法7--抽查法
1. 背景:通过抽样检查,可以快速识别生产中的浪费现象,节省时间和成本。
2. 应用:确定抽查对象,制定抽查计划,分析抽查结果,快速定位问题。
3. AI+应用:利用AI抽查工具,自动选择抽查样本并分析结果,模拟不同抽查方案选择最优解。
成果输出:现场浪费改善表
课程答疑与课程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