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1497
讲师网 找讲师 李春平的课程

李春平老师

李春平

国学智慧与西方哲学管理培训专家

198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1986年入职清华大学,先后任教于思想文化研究所、历史系。 1998年5月荣获清华大学第一届研究生“良师益友”称号;2004年4月荣获清华大学2003年度“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多次荣获清华大学教学工作优秀成果二等奖。2018年荣获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大成国学人才奖励基金——课程奖励金”。 对企业文化理论有深入...

课程目的: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思想家老子的哲学著作,是道家经典,也是道教经典。 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是“道“。”道“是什么?一言以蔽之,”道“是万物之源,万物之本,万物之法。《道德经》就是讲”道“的原理和应用的学说。 《老子》这本书是比《孔子》、《孟子》和《荀子》难读的书。他的哲学思想思辨性更强,他的哲学概念更深刻,更抽象,用老子的话说是“玄之又玄”。 老子又是我国古代具有丰富的、深刻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他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深刻、独特,常常寥寥数语,振聋发聩。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也不易理解。 本课的目的就是帮助你理解《老子》这本伟大的书中的核心思想,即《老子》精华。你懂了老子的核心思想,如果再能联系工作和生活的实际去思考,去体悟,你会受益无穷。 课程内容: 一、“道”是什么? 1、万物之源:“众妙之门”,“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 2、万物之本:“万物得一以生”,“道生之,德畜之”。 3、万物之法:“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二、“道”可说吗?老子如何说“道” 1、“道”是“无”,“道”是“有”。 2、“道”之“貌”:为什么老子以“无”说“道”? 3、“道”之“魂”:老子对“道”的根本特性的规定:“自然”、“无为”、“不争”、“贵柔”、“知足”、“知止”等等。 三、“自然”与“无为” 1、“自然”与“无为”的含义 2、“自然”与“无为”的意义 四、“不争” 1、“不争”的含义 2、“不争”的意义 五、“贵柔” 1、、“贵柔的含义” 2、、“贵柔”的意义 六、“知足”与“知止” 1、、“知足”与“知止”的含义 2、“知足”与“知止”的意义 七、结语: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与辩证的思维方式 本课时长:半天至两天,可以定制。
联系老师 培训咨询
【课程背景】 一个伟大的企业一定有一个或几个伟大的企业家。企业如人,企业家的修养与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高度。对于与企业家修养与境界的提升来说,阅读《论语》,思考和批判地吸收和发展其中的精华是十分重要的。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就是我们的榜样。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课程对象】企业负责人、高管、创业者、思想者 【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可以根据实际增加《孟子》思想模块。 【课程大纲】 一、“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1、怎样认识“半部论语治天下”? 2、怎样理解内圣外王? 3、修身是基础:自胜者强 二、从“小人”到“君子” 1、何谓“小人”? 2、何谓“君子”? 3、《论语》中对君子的基本规定 三、仁人:“内圣” 1、仁人:多种规定,如何理解? 2、“多种规定的统一” 3、《论语》中对仁人的基本规定 四、圣人:“内圣”+“外王”,还要“兼善天下” 1、谁是圣人? 2、内外合一 3、德政与以人为本 五、人生境界种种 1、企业与人生 2、企业与社会 3、儒家的社会理想
联系老师 培训咨询
【课程背景】 鲁迅先生称赞庄子的文章“汪洋捭阖,仪态万方”,世人读《庄子》,也多吃惊于其华丽的语言,超凡的想象,离奇的夸张和难忘的故事,止步于庄子的“思想”。 这也有点怪庄子,他明知“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为何还要把他那深刻的哲理用美丽的语言包装后装入动人的故事中呢? 庄子的思想既然深刻,就不易理解。 【课程特点】 结合著名企业家和企业的故事讲庄子的思想,使企业家更容易理解和明白其中的“道理”,提升自身的修养。 【课程收益】 穿越庄子美丽动人的故事“风景线”,揭示其中的哲理; 通过“仪态万方”的庄子之文领会和把握庄子的思想; 通过共同学习、研究、理解庄子的智慧,思考企业和企业家的问题,提升企业家的修养和境界。 【课程对象】企业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创业者 【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庄子》与企业家的气象 1、“气象“:企业家的精神风貌 2、重读《逍遥游》,反思“大“、”高“、”远“ 3、“气象“是”境界“的展现:企业家”气象万千” 二、《庄子》与企业家的境界 1、“境界“是什么?精神世界的高度 2、王国维的“境界说”:词之境界和“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境界 3、“经营企业”的境界 4、人生的境界 5、“小知”与“大知”:认识决定境界 6、重读《养生主》:“道”与“技”有什么不同? 三、《庄子》与企业家的思维力 1、《齐物论》最难读,为什么还要读?——改变思维方式,认识“大道” 2、事物有普遍性吗?认识有对错吗?是什么阻碍我们认识真理(“道”)? 3、“道隐于小成”:“经验思维”的局限性 4、“一气化三千”与“道通为一“:破除有限的”对立性思维“ 5、“以道观之”:辩证的认识 6、企业家的战略思维 四、《庄子》与企业家的心灵 1、重读《秋水》篇,体会天地宽 2、开放的心灵:自知、自我批评与不断的超越 德谟克里特说:智慧生出三种果实:善于思想,善于说话,善于行动。用心读《庄子》,一定会使你更智慧!
联系老师 培训咨询
本课目的 1、从王阳明的人生经历说明其心路历程,即王阳明心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介绍阳明心学精华,结合王阳明的代表著作《传习录》有关段落的学习,深入理解阳明心学的基本思想。 3、从比较哲学的角度,说明中西哲学(包括阳明心学)的一些重要特点及其对提高企业家哲学素养的意义。 课程内容 一、王阳明的人生经历与“做圣贤的心路历程” 1、何为人生第一等事? 2、王阳明的品性 3、王阳明与朱熹 4、王阳明与道家、佛教 5、龙场悟道 6、“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提出 二、阳明心学精华 1、格物致知 2、心即理 3、知行合一 4、致良知 5、四句教 三、中西哲学特点简要概述及阳明心学贡献 1、古希腊哲学的特点 2、先秦儒家孔孟荀 3、比较哲学中阳明心学的贡献 四、企业家的哲学素养 1、哲学 2、历史的智慧与哲学的智慧 3、哲学与企业家修养 课程时长:一天。有特殊需要可以定制。
联系老师 培训咨询
【课程收益】 《道德经》是我国春秋晚期伟大思想家老子的著作,是最重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之一,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哲学和管理思想。本课旨在帮助学员理解老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和精神,促使学员联系实际体会老子管理思想的重要性,丰富和提高自身的管理理论,提高管理能力。 【课程对象】企业家,企业管理者,创业者,高层领导者 【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重新认识和评价老子 1、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 2、老庄思想是消极的吗? 3、老庄思想是无用的吗? 4、老庄思想对什么人和在什么时候有用? 二、怎样认识老子的“无为“思想? 1、“无为”之“为”是指什么? 2、“自然”和“人为”有什么区别? 3、“无为”是不“妄为”。“妄为”是怎样的行为? 4、“依道而行”与“道法自然” 5、“上善若水”,老子为什么“以水说道”? 6、“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一种正确的做事方式。 三、老子“无为”思想之应用 1、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的“无为”思想 2、吴越之战中范蠡的“无为思想” 3、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无为思想” 4、老子“无为”的政治管理思想 四、从理论到实践:应用“无为”思想的关键环节 1、如何“知人”?知客户?知员工?知对手? 2、如何“知己”? 3、如何知“物”? 五、“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无为”之种种行为原则 1、“小”与“大”;“易”与“难”;“近”与“远”;“始”与“终” 2、“不争之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知足”与“知止”:“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联系老师 培训咨询
【课程背景】 几乎每个企业都谈企业文化,但真知企业文化的有多少?真能拿到台面上讲的企业文化有几家?企业文化不是漂亮的“门面”或“衣服” 。真“知”了企业文化才能真“行”。真“行”了,“行”得好,“行”得久,“行”成了你的企业的“灵魂”,你的企业才算真有文化。 【课程收益】 1、通过学习、讨论和思考,使学员对企业文化有基本的、真正的认知。 2、能够根据对企业文化理论的“真知”鉴别、诊断具体的企业文化。 3、知道企业文化建设中“共性”和个性的结合起来,把企业文化的学习和基于自身的创造4、结合起来,建设好适合企业发展的、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企业文化。 【课程对象】企业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创业者、思想者 【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企业文化:由“熟知”到“真知” 二、企业文化认知 1、文化是什么? 2、企业文化不是什么? 3、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的内容和结构化分析。 4、怎样认识企业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5、企业文化管理是什么? 三、企业文化鉴别 1、如何认识企业文化文字资料? 2、如何访谈?高层、中层与基层 3、如何了解、分析、理解企业的历史? 4、如何企业家? 5、企业人物与企业故事 6、企业文化分析:从“貌”到“魂” 四、企业文化建设 1、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误区分析 2、企业文化形成的一般过程及案例 3、企业性质、发展阶段和发展状况的认识 4、企业家境界与作用:善思、善讲、善行 5、企业文化借鉴:创造性学习 6、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7、由“知”到“行”,轻重缓急与渐行渐成
联系老师 培训咨询
课程目的:思考力或认识力是是领导力的核心之一。哲学思维的特质是认识本质、全面认识和辩证认识。要认识真理,必须要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习和研究伟大哲学家的思维理论对提高企业家的思考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是设计本课的目的。 课程内容 一、早期希腊哲学家:打开你的智慧之窗 1、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2、水、气、火、数、四元素、原子 3、思维之窗 二、老子:相反相成,对立统一 1、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2、相反相成,对立统一 3、“无为而无不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三、孔子:修养与境界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小人与君子 3、仁人与圣人 三、苏格拉底:问答与真理的探究 1、认识你自己 2、美是什么?善是什么? 3、苏格拉底方法 四、庄子:以道观之,破除有限对立的思维 1、道术为天下裂: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 2、“成功是失败之母”与“道隐于小成” 3、《齐物论》的目的是什么?怎样破除有限对立的思维方式? 4、“白马非马”的意义 5、独立思考,“以道观之” 五、亚里士多德:智慧是什么?经验与理论 1、哲学就是爱智:为求知而求知 2、智慧是什么? 3、经验与理论:“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 六、笛卡尔:分析理性方法的真谛 1、为什么古希腊哲学中的“四元素说”很快就被超越?为什么中国古代五行说自始至终基本没变? 2、早期希腊哲学中的分析理性 3、笛卡尔的方法论原则 4、分析理性的作用:从自然到社会和人类认识 5、分析理性与现代管理学的产生 七、黑格尔:人类认识真理的三种思维方式 1、经验的思维方式 2、片面理行的(“知性的”)思维方式 3、辩证理性的思维方式 课程时长:半天至两天,可以定制,根据时长,组合内容。
联系老师 培训咨询
课程目的: 1、西方哲学简介,使学员了解西方哲学的基本情况; 2、从西方哲学史看西方哲学的基本精神,使学员对西方哲学的本质特点有个基本的认识; 3、从西方文明发展史,尤其是从西方近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的历史,看西方哲学精神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4、从企业管理和发展的层面看西方哲学对于企业家的重要意义。 课程内容: 一、概论 1、哲学是什么?“讲道理”;“智慧之学”;“真善美”;自然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法哲学、艺术哲学、道德哲学、管理哲学 2、西方哲学是什么?古希腊至今欧美的“大道理” 3、中国哲学是什么?先秦至今中国人讲的“大道理” 二、西方哲学基本精神(部分) 1、为什么古希腊的哲学家大都写过名为《论自然》的书?——探究自然的精神 2、柏拉图“理念的世界”和老子“道的世界”意义 3、亚里士多德论哲学的特点:“无用”、“为求知而求知”、“智慧” 4、西方哲学的“万能方法”:古希腊哲学中的“分析理性”方法和笛卡尔的总结 5、黑格尔:怎样认识真理?超越“经验思维”和“片面理性”思维 三、西方哲学与西方文明的发展 1、从宗教到哲学 2、古希腊的哲学与科学 3、中国为什么没有西方近代那样的自然科学? 4、西方近代从哲学革命到管理革命 四、西方哲学与企业家智慧 1、为什么企业家和领导更重视哲学? 2、庄子的《逍遥游》:“气象”与“境界” 3、现代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思考 4、企业家的哲学智慧:文化力、认识力、领导力、创新力等等 课程时长:半天至两天,可以定制,根据时长,组合内容。
联系老师 培训咨询
【课程背景】 现在,几乎每个企业都谈企业文化,但真知企业文化的有多少?严格说来,能拿到台面上讲的企业文化有几家? 真“知”了企业文化才能真“行”。真“行”了,“行”得好,“行”得久,“行”成了你的企业的“灵魂”,你的企业才算真有文化。因此,企业文化不是漂亮的“门面”或“衣服” 。 【课程收益】 提高企业文化建设者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能力。通过学习、讨论和思考,对企业文化有基本的、真正的认知;能够鉴别具体企业的企业文化,分析其优劣长短,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知道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途径,更知道基于具体企业实际情况的特殊应用和创造。 【课程对象】企业家、思想者、创业者、高层管理者 【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企业文化认知 1. 本课程联系具体的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用案例讨论什么是真正的企业文化。 2. 企业文化的要素是什么? 3. 怎样理解企业文化的结构? 4. 怎样理解不同层面的企业文化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5. 怎样从整体上关照不同层面的企业文化的关系和一体化特征? 二、企业文化鉴别 1. 本课程联系具体的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用案例讨论怎样认识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 2. 企业家与企业文化 3. 企业历史与企业文化 4. 企业“大事”、企业故事与企业文化 5. 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 6. 普通员工与企业文化 7. 从可见的“企业文化”到不可见的、可“思”的企业文化 三、企业文化建设 1. 企业性质、发展阶段和发展状况的认识 2. 企业家的思想与境界 3. 企业文化的学习 4. 成功与失败:企业发展的反思 5. 真知的形成:整体性认识 6. 由“知”到“行”,轻重缓急与发展规划 7. 由“事”到“理”,渐行渐成 8. 企业家:思想者、宣传家、实干家
联系老师 培训咨询
添加微信获取最新信息 培训咨询 联系老师
当前课程名称:/

填写信息,即有专人与您沟通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