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
---***总书记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道德修养作为一种内在精神的外在表现,其重要性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非常详细的论述,这种精神就是国学精神,是以儒释道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和演绎的人文情怀和道德素养,本课程将浓缩儒家的勤奋敬业,道家的真实自然,佛家的修心禅意等,把树立正确三观和国学经典智慧做到最融洽的结合与应用,运用于党风党建、企业文化建设、修身齐家、品德修为、道德修养提升并践行。
树立正确三观在传统文化中有非常详细的论述,其中包括:
1、社会道德范畴:对于家庭企业和社会的感恩情怀
2、行为品德范畴:对于企业的忠诚度和互相信任度
3、文明礼仪范畴:对于仁义礼智信和现实的事上炼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即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人生圆满的前提是不断提升自我修为即道德修养的提升,学会自我管理情绪和保持身心健康,本课程将融汇贯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智慧以达成道德修养的加强与提升,实现智慧人生的理想目标!
课程收益:
● 用传统文化树立正确三观---“德位相配”
●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爱家”
● 塑造客观的辩证唯物主义---“友善之善”
● 提升人生生涯的境界格局---“敬业和谐”
授课时间:0.5天-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事业单位管理层、职场生涯规划、职场精英、自我提升课
课程引言
大事上看德,小节中察德,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曾国藩
在明明德是安身立命,知理明事,务本之源,修身之根 ---国学大师 南怀瑾
“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总书记
课程大纲
第一篇 用传统文化树立正确三观---“德位相配”
德者得也---有德此有财
1、易经大德:天地之大德曰生的创造价值
2、儒家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立身之本
3、道家玄德:不辞不有不恃不宰功成不居
4、医家全德:志贤少欲 心安不惧 病安从来
5、佛家功德:已生功德心 即无功德业的禅机
6、兵家五德:智信仁勇严与人生管理相结合
目的:
1. 爱国与儒家智慧的“仁爱”——道德行为的基础
2. 敬业与尚书的“惟精惟一”——组织内精神保障
3. 诚信与儒家智慧的“八德”——成员执行力前提
4. 友善与医家的“乐善好施”——基业常青的基点
案例:儒家八德素养修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树立正确三观
案例:树立正确三观运用阳明心学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诚意正心相印证
第二篇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爱家”
让世界充满爱---爱是人类共需
1、儒家仁爱---亲亲尊尊 兼济天下
2、道家慈爱---天将救之 以慈卫之
3、佛家普爱---普度众生 离苦得乐
4、墨家兼爱---交相利 兼相爱
5、兵家爱兵---视卒爱子 可与俱死
6、基督博爱---恒久忍耐 爱人如己
7、古兰经至爱--至仁至慈 坚忍慈悯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目的:
1. 自由的依据是“规矩方圆”——行为道德的规范
2. 平等的人权与“勿施于人”——核心价值观基础
3. 公正与尚书的“允执厥中”——可持续发展基石
4. 法治之法与“情、理、法”——做人做事的底线
案例:颜氏文化传人颜真卿的舍身报国的正确三观---忠心为国
案例:习总书记说:举头三尺有神明的指示是爱国爱家的行为准则
第三篇 塑造客观的辩证唯物主义---“友善之善”
友善之善---善心善念 善因善果
1、易经的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人生是一个过程
2、儒家的善:止于至善---人生要清晰的最高目标
3、道家的善:上善若水---经营人生要有行为艺术
4、医家的善:乐善好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5、佛家的善:善哉善哉---人生最终结果是觉悟圆满
6、中国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之善
案例:《了凡四训》改命之法:愚者认命 庸者拼命 智者改命
案例:“恶”情绪的反面教材:重庆万州大桥公交车事件
案例:古天乐的“善”与“爱”
第四篇 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境界格局---敬业和谐
家国天下---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1、富强与中华民族智慧的“奉献精神”:自利则生,利他则久
2、民主与中华民族智慧的“以民为贵”:离苦得乐,服务大众
3、文明与中华民族智慧的“岁月静好”:春有百花,秋有圆月
4、和谐与中华民族智慧的“天下为公”:般若智慧,为人民服务
目的:
1. 时刻铭记人生源动力即不忘初心 2. 工作中能够具备大局观的境界格
3. 要明白工作亦是人生的一场修行 4. 塑造部门沟通配合协调的人生艺术
5. 在为人处世中的自我管理和修养 6. 同事与上下级相处智慧的道德修养
学会感恩,学会利他,学会兼济天下
做到感恩,做到忠诚,做到敬业实干
备注:为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本课程把一些耳熟能详国学故事融入其中。在授课过程中增加了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文献的书影、图片和人物画像、音频、视频等资料,使课程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可学习性更强,力争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学以致用。
参考资料
1. 《易经》、《大学》、《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六祖坛经》、《史记》、《资治通鉴》,《传习录》;
2.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宋明理学、心学;
3. 中国历史概况,中国革命史;
4.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选集》,毛泽东文集、诗词;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列重要讲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6. 《东方管理学》,苏东水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7. 《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宫玉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8. 《大国价值》,《大国精神》,《大国智慧》,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1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