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在国企改革不断深化,政策法规日益完善的大背景下,国企的的薪酬管理与人力资源工作面临新挑战。《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统制字〔1990〕1号)作为我国工资核算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工资总额的统计口径、组成及排除项,直接影响国央企的薪酬管理、社保缴费、税务合规及审计风险。当前国央企普遍存在工资总额统计边界模糊、福利与补贴界定不清等问题,亟需通过系统性培训统一标准,规避因统计误差引发的合规风险。【课程收益】
Ø 政策深度掌握:精准理解工资总额的6大组成项与14类排除项,厘清国央企高频争议场景的合规边界
Ø 实操能力提升:掌握工资台账设计、跨部门数据核对、审计风险防控等实操技能
Ø 风险防控强化:规避因统计错误导致的社保稽查、税务处罚及巡视整改风险
【课程特色】
Ø 需求诊断:课前充分沟通,确定培训的需求定位和要求,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Ø 定制课程:结合需求对象的工作场景,设计到培训的过程中
Ø 模拟演练: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用方法和工具,指导进行现场演练
Ø 工具落地:方法和工具全程使用,既有理论,还有实践,案例丰富,工作实操性强
【课程对象】
企业HRBP、薪酬管理人员等
【课程时间】
0.5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政策核心解读与国央企合规意义
1. 政策背景与战略价值
– 统制字〔1990〕1号文的发布背景:消除国企/机关单位统计差异,统一计划、统计、会计三端数据
– 工资总额统计对国央企的影响:社保缴费基数核定、工会经费计提、绩效考核挂钩等场景分析
2. 法规适用范围与责任主体
– 适用单位类型: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合营单位等
– 统计责任划分: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统计部门协作机制设计
二、工资总额组成与排除项解析
1. 六大组成部分详解(含国央企案例)
– 计时工资:结构工资制中的基础工资与职务工资区分(如央企干部岗位津贴)
– 奖金:生产奖、劳动竞赛奖的统计边界(如合理化建议奖是否计入总额)
– 津贴与补贴:补偿性津贴(高温补贴)与物价补贴(房贴)的差异
2. 14项排除项重点解析
– 劳动保险福利费:丧葬抚恤费、探亲路费、职工困难补助的合规处理
– 劳动保护支出:工作服、解毒剂等物资的费用归属
三、国央企高频争议场景与案例研讨
1. 典型问题剖析
– 员工福利边界:节日慰问品、健康体检费是否计入工资总额
– 劳务派遣费用:手续费与管理费的排除依据
2. 分组案例研讨
– 案例1:某国企误将“通讯包干补贴”计入工资总额的合规风险分析
– 案例2:科研津贴与科技成果奖的统计口径争议解决路径
四、合规管理体系与工具落地
1. 数据统计标准化流程
– 工资台账设计:字段拆分(应计项/排除项)、跨部门数据核对机制
2. 风险防控工具箱
– 内部审计要点:抽查奖金发放依据、津贴合规性文件
– 动态政策跟踪:地方性补贴(如人才津贴)的适配与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