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因此,要有效防控事故发生,确保设备设施状态的安全十分重要,尤其是像吊装之类的特种设备更是如此。要做好吊装设备设施的运行维护,必须明确吊装设备定期维保、安全使用主体责任和监督管理责任,等等。
本课程针对上述有关的问题而研发,旨在通过本课程培训,帮助学员从事故致因的角度,理解设备设施运行维护的重要意义,明白吊装设备定期维保的重要性,明确安全使用主体责任和监督管理责任等,从而更好地做好吊装设备设施的运行维护工作,达到有效防控事故发生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培训,使学员理解风险管理事故防控的基本原理,掌握通过安全风险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的基本技能,提升岗位员工特种设备管理能力;同时,明白自己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作用,从而明确吊装设备定期维保的责任主体,安全使用的责任主体,以及监督管理的责任主体等,应该分别由那些岗位人员承担等,以便使每个岗位员工都能够更好地做好本岗位人员本职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安全生产的最终目的。
【课程收益】
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让参与培训人员由浅入深地:
² 了解安全风险管理基本概念,事故致因机理,事故发生内因、外因等;
² 学习了解安全风险管理基本知识;
² 学习通过安全风险管理预防事故发生原理;
² 学习“管工作、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基本道理;
² 学习吊装设备定期维保、使用与监督管理相关知识;
² 明确吊装设备定期维保责任、安全使用主体责任和监督管理责任,等等。
【课程对象】
设备管理人员等。
【课程时长】
0.5-1天(6小时/天)
【课程方式】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战方法+课堂练习(线下课)
【课程特色】
通俗易懂的理论知识、大量实战案例,案例接地气、最佳实践可嫁接性强、方法好落地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安全风险管理基本概念
1、Hazard相关概念梳理整合与类型划分
2、危害因素、危险源与隐患
3、危害因素与风险
安全风险管理基本概念多杂乱,不统一,是困惑人们的最大问题。通过本部分介绍,使人们不仅能够对安全风险管理基本概念有所了解,而且梳理整合了与Hazard相关概念,理清了危害因素、危险源与隐患之间的相互关系,危害因素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为正确理解风险管理理论奠定了良好基础。
对安全风险管理基本概念梳理整合与类型划分,得到了业内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和应急管理部领导认可,相关术语已进入国家标准。
第二部分:事故致因理论简介
1、能量意外释放论与奶酪模型理论
2、对奶酪模型的改进---屏障模型
3、屏障模型中硬件屏障(设备设施)在事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部分介绍,使人们了解安全风险管理基本知识以及事故发生的机理等,能够增强人们安全理念、意识,尤其是明白设备设施安全状态在事故预防中的重要作用。由本人在奶酪模型基础上构建的屏障模型,得到了奶酪模型发明人瑞森教授认可,屏障模型已成为屏障理论基础模型,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
第三部分:安全风险管理基本知识
1、危害因素辨识
2、风险评估
3、风险削减与控制
4、风险管理策划阶段评审
安全风险管理是当今最为先进、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模式,因此,全体员工必须具有基本安全风险管理知识、技能。
本部分将讲述风险管理各个关键环节;针对吊装作业设备设施,如何开展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与控制;针对不同情况,推荐几种典型的危害因素辨识方式方法;危害因素辨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等。
第四部分:“管工作、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基本道理
1、“管工作、管安全”来源与道理
2、“谁主管、谁负责”来源于道理
3、实施“管工作、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重要意义。
4、设备维保、使用与监督管理的责任
本部分将通过讲述“管工作、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来源于道理,阐述“管工作、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划分设备维保、使用与监督管理的责任。
第五部分:设备维保、使用与监督管理相关知识
1、国家、行业有关特种设备定期维保的相关规定;
2、国家、行业有关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相关规定;
3、国家、行业有关特种设备监督管理的相关规定;
4、特种设备运维、使用与监管的其它相关知识。
在本课程最后环节,根据国家、行业标准或相关规定,讲授特种设备维保、使用与监督管理相关知识,以提升岗位员工特种设备管理能力、水平,更好地做好特种设备的运维、使用与监管,有效防控各类事故的发生。
课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