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赵驹:资治通鉴中的管理大智慧

赵驹老师赵驹 注册讲师 3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1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国学文化

课程编号 : 39541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企事业单位管理层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资治通鉴》是古代智慧经典的集大成者,全书300多万字,时跨1300多年,历经16个王朝的兴替,是借鉴历史的“王者之书”。蕴藏着顶层的中华先贤智慧,在现代管理工作中,如果融会贯通,懂人性、知谋略、明得失、会借势,则可运筹帷幄,优化资源,无往而不胜。本课程提炼出《资治通鉴》的八方面大智慧,以历史故事为载体,紧密结合管理实务,理论联系实际,为学员做好管理事业、成就工作业绩赋能。

【课程收益】

Ø 提纲挈领地了解《资治通鉴》中的智慧精要。

Ø 学以致用,提升领导水平和管理工作能力。

【课程时间】

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

企事业单位管理层

【课程形式】

内训

【课程大纲】

序篇 《资治通鉴》与现实需要

1、《资治通鉴》概要

2、《资治通鉴》在当今之世的重要价值

一、立身智慧:做人做事,知所先后

1、名誉是金,影响至大:战国四公子

2、光而不耀,静水流深:魏惠王比宝

3、做而不止,即成君子:鲁仲连义举

4、不动声色,不生新怨:韩非子故事

5、人生得意,保持清醒:宋康王野心

6、…………

二、尺度智慧:得失进退,有始有终

1、适可而止,过犹不及:齐国伐燕

2、及时止损,不犯旧过:楚王被骗

3、风头无两,易伤自身:范雎入秦

4、及时思退,自得保全:范雎罢相

5、不受不贪,如履薄冰:长平之战
6、…………

三、谋略智慧:光明正大,所向披靡

1、始于阴谋,成于阳谋:修建郑国渠

2、不可害人,但要防人:春申君之憾

3、适度示弱,建立信任:王翦与秦王

4、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相如归赵璧

5、狭路相逢,智者得胜:赵奢占阏于

6、…………

四、识人智慧:追随者众,大事可成

1、求贤若渴,人才自来:千金买马骨

2、只看大局,不问私心:孟尝君交友

3、眼见为实,兼听则明:商鞅与秦王

4、仁义在前,利益在后:孟子见魏王

5、知人善任,用人所长:鸡鸣与狗盗

6、…………

五、说服智慧:共情沟通,真心为上

1、真诚利他,先人后己:触龙说赵太后

2、少谈道理,重在后果:茅焦劝谏

3、寻求共赢,各取所需:黄歇赴秦

4、趋利避害,遵从人性:李斯名谏

5、建立同盟,共克强敌:乐毅伐齐

6、…………

六、借势智慧:天地人和,势之所成

1、他人之力,可以助事:赵王割地

2、潮流荡荡,不可逆势:孔斌请辞

3、人生跃迁,制胜为要:奇货可居

4、关键时刻,勇于自表:毛遂自荐

5、站于风口,也要蓄力:刘邦攻丰

6、…………

七、谋局智慧:多方思计,运筹帷幄

1、顺应大势,动不失时:韩侯作高门

2、适时入局,坐收其利:马陵之战

3、遇事不慌,以谋全局:扶苏之憾

4、久利勿为,众争勿往:司马伐蜀

5、众谋众智,从善如流:魏侯从谏

6、…………

八、修心智慧:圣人内求,心安为宝

1、才德相宜,方可始终:智伯之鉴

2、君子交绝,不出恶声:乐毅自保

3、成于奋发,败于安逸:田单伐狄

4、谨慎从事,顺更惕之:陈胜之鉴

5、不怨不悔,心宽自在:白起之鉴

6、…………

(课间互动4-6次

赵驹老师的其他课程

• 赵驹:周易中的人生智慧
【课程背景】 在浩瀚的国学智慧宝库里,《周易》是独树一帜的存在,也是孔子在给学生传授六大类课程中的一门重要的学问。它不仅仅是两千多年来公认的“智慧圣典”,在“商场如战场”的市场竞争中,在纷繁复杂的人生历程中,更是一部指导我们的经典著作,其中的很多思想理念,对组织管理、企业经营和日常人生有着深刻的启示。本课程以《周易》的主要内容为纲,汲取其中与生活密切关联的思想智慧,理论联系实际,让学员能够学以致用,赋能幸福人生。 【课程收益】 ★ 全面了解《周易》的主要思想。 ★ 学以致用,提升理解和运用《周易》的能力。 【课程时间】 0.5-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 不限 【课程形式】 内训 【课程大纲】 序 《周易》概略 (一)伏羲、文王、孔子与《周易》 (二)《周易》的爻、卦、辞 (三)从占卜之书到哲学宏著 一、《周易》中的心态至上智慧 (一)兑,说(乐)也:积极心态,谋事成功的法宝 (二)坎有险,求小得:平静心态,方能深刻地思考 (三)君子以思患而豫(预)防:意志坚强,才是真正的强大 (四)飞龙在天:良好心态,成功必需的素质 二、《周易》中的自强不息智慧 (一)君子以自强不息:刚健有为,传统文化之精华 (二)潜龙勿用,阳在下:卧龙潜伏,天降大任于斯人 (三)君子终日乾乾:勤奋不懈,认真对待每件事 (四)或跃在渊,无咎:审时度势,把握时机最重要 三、《周易》中的厚德载物智慧 (一)黄裳元吉,文在中:笑泯恩仇,慧眼识透世人心 (二)君子以厚德载物:胸怀宽广,大德之人有大得 (三)善不积,不足以成名:积善成德,为人立身之必需 (四)括囊无咎,慎不害:安守正道,朋友事业双辉煌 四、《周易》中的诚信包容智慧 (一)君子以朋友讲习:以诚相交,可寻千古真知音 (二)在师中,吉,无咎:用人不疑,职权行使需慎重 (三)君子以非礼弗履:尊重他人,礼仪之邦最重礼 (四)劳谦君子,有终:谦虚美德,方能遇事就呈祥 五、《周易》中的柔和顺应智慧 (一)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平常之心,不同境遇均善待 (二)刚中而应,故聚也:志同道合,群体相聚创事业 (三)负且乘,致寇至:祸患难免,以平常心去对待 (四)不远复,无祗悔:自我省察,及时改过利成长 六、《周易》中的求同存异智慧 (一)君子以同而异:合作共事,同谋利益和发展 (二)同人于宗,吝:庸容大度,可化干戈 (三)乱之所生,言语以为阶﹣﹣语言行为,事关事情和名誉 (四)君子以远小人:远离小人,道德尊严可保持 七、《周易》中的困境变通智慧 (一)多识前言往行畜其德:修身养性,善于学习和提高 (二)时乘六龙以御天:奋发图强,掌握进退的要则 (三)君子以立不易方:持之以恒,能将可能变现实 (四)动静不失其时:通权达变,积极把握好时机 八、《周易》中的转化发展智慧 (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改旧创新,变化境遇需适应 (二)君子安而不忘危:居安思危,风云变幻不足畏 (三)君子以致命遂志:为了理想,甘洒热血写春秋 (四)顺乎天而应乎人:遵从规律,顺应历史的发展 (课堂活动:《周易》占卜游戏;互动交流:2-4次)
• 赵驹:中国智慧:中国人的领导艺术
【课程背景】 领导艺术是领导的方式方法表现出的创造性有和效性,至高的领导艺术,是对“真善美”规律的把握和创新运用。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中国智慧,以及后世历代名家,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从智慧到管理的路径,筑就成了一条阳光大道。其中的智慧谋略,甚至可以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比似之。在管理工作中,以扬弃的方法,有效地汲取先辈智慧,凝炼出自身的领导艺术,对各级管理者,都大有裨益。 【课程收益】 ★ 系统了解中国智慧中的领导艺术。 ★ 掌握运用中国智慧当好领导者的方法。 【课程时间】 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 企事业单位中高层管理者 【课程大纲】 上篇:哲理篇 一、儒家经典中的领导智慧 1、“为政以德”的治国领导智慧 2、“子帅以正”的表率领导智慧 3、“君子九思”的内省领导智慧 4、“三戒三畏”的自律领导智慧 5、“听言观行”的鉴人领导智慧 6、“任而能信”的换心领导智慧 7、“以和为贵”的亲善领导智慧 8、“和而不同”的差异领导智慧 9、“过犹不及”的中庸领导智慧 10、“学而不厌”的为学领导智慧 二、道家经典中的领导智慧 1、“道法自然”的顺性领导智慧 2、“无胜于有”的高超领导智慧 3、“执古御今”的前瞻领导智慧 4、“百姓之心”的为心领导智慧 5、“自知者胜”的内求领导智慧 6、“不言之教”的身教领导智慧 7、“知盈处虚”的知止领导智慧 8、“为而不争”的善胜领导智慧 9、“柔之胜刚”的尚柔领导智慧 10、“无为而治”的太上领导智慧 三、法家经典中的领导智慧 1、“抱法处势”的重法领导智慧 2、“以术为用”的权术领导智慧 3、“以势为尊”的权势领导智慧 4、“邦之利器”的赏罚领导智慧 5、“尽人之智”的用智领导智慧 6、“官不兼职”的专职领导智慧 7、“在旁为害”的近侍领导智慧 8、“亡身绝世”的十过领导智慧 9、“明主治吏”的治吏领导智慧 10、“今争于力”的用力领导智慧 四、兵家经典中的领导智慧 1、“未战庙算”的战略领导智慧 2、“悬权而动”的利害领导智慧 3、“知己知彼”的调研领导智慧 4、“将孰有能”的选将领导智慧 5、“求之于势”的任势领导智慧 6、“以迂为直”的思维领导智慧 7、“君不御将”的授权领导智慧 8、“上下同欲”的团队领导智慧 9、“治心治气”的激励领导智慧 10、“以水为师”的权变领导智慧 五、佛家经典中的领导智慧 (内容略) 下篇:致用篇 一、诸葛亮的领导艺术(《心书》) 1、知人性七法 2、将之九材 3、将之八弊 4、五强八恶 5、谨候十五律 二、张居正的领导艺术(《驭人经》) 1、驭吏 2、驭才 3、驭士 4、驭忠 5、驭奸 6、驭智 7、驭愚 8、驭心 三、曾国藩的领导艺术 1、《挺经》中的领导艺术 2、《冰鉴》中的领导艺术 3、《家书》中的领导艺术 四、课堂交流互动
• 赵驹:中国式领导艺术
【课程背景】 一切领导艺术,其根本是对人才的识别与使用。在我国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与管理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识人用人方法,甚至可以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比拟之。其中,三国时刘卲所著《人物志》、诸葛亮的《心书》、明朝首辅张居正的《驭人经》、清代重臣曾国藩所著《冰鉴》,是识人用人艺术最集中的体现,还有历史长河中的用人故事,更是极有借鉴价值。在管理工作中,以扬弃的方法,有效地汲取先辈智慧,凝炼出自身的识人用人艺术,对各级管理者,都大有裨益。 【课程收益】 ★ 系统了解中国智慧中的识人用人艺术。 ★ 掌握运用历史经典案例识人用人的方法。 【课程时间】 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 企事业单位中高层管理者 【课程大纲】 上篇:识人篇 一、秦汉以前 1、庄子识人九法 2、儒家识人用人理念 3、法家识人用人智慧 二、三国大家刘卲《人物志》识人智慧 1、“九征”--阴阳五行与人的情性才质 2、“体别”一一人才的个体差别 3、“流业”一一人才类别与适合职业 4、“材理”一一人的才性与外在事务 5、“才能”一一人的才质与能力 6、“利害”一一人的才性与个人命运 7、“接识”一一与人交往中识别人才 8、“英雄”一一论成大事业者 9、“八观”一一从八个方面考察人 10、“七谬”一一鉴别人才的七大误区 三、清代重臣曾国藩《冰鉴》中的识人智慧 1、“神骨”一一看神定品,观气定心 2、“刚柔”一一处事辨性,方圆辨心 3、“容貌”一一观相识性,姿容定品 4、“情态”一一交往识人,情态区分 5、“须眉”一一细处玄妙,心性尽在 6、“声音”一一听声知心,辨音知能 7、“气色”一一察气明志,观色知人 下篇:用人篇 一、三国诸葛亮的用人艺术(《心书》) 1、知人性七法 2、将之九材 3、将之八弊 4、五强八恶 5、谨候十五律 二、明代张居正的领导艺术(《驭人经》) 1、驭吏 2、驭才 3、驭士 4、驭忠 5、驭奸 6、驭智 7、驭愚 8、驭心 三、用人的历史典故 1、不求最好,人适其位 2、扬长避短,游刃有余 3、不拘一格,宽大胸怀 4、刚柔并济,顺势而为 5、适可而止,多方获益 6、用人不疑,巧用方法 7、容人之过,淡泊处世 8、礼贤下士,尊重待人) 9、抓大放心,用权得当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