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1502
讲师网 找讲师 王志涛的课程

王志涛老师

王志涛

教学罗盘©️创立者+AI应用领域先行者与实战专家

王志涛老师多年来系统深入地研究建构主义、体验学习、自然学习法、意义学习SOI、五星教学等经典教学模式,十多年来阅读量超过1000本领域著作。王老师深入研究和实践教学理论及技术,将建构主义与行动学习相结合,致力于推动中国教育教学技术的科学化发展——让老师教得好,让学生愿意学,开创性提出教学罗盘©教学模式,致力于大面积提升老师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

【课程背景】 新任管理者往往从优秀的业务执行者转变为管理者,他们需要快速适应从“做事”到“带领他人做事”的角色变化。这个转变并非自然而然发生,而是需要系统的学习与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培训能够帮助他们理解如何从个人表现过渡到团队绩效管理,避免陷入“自己做得很好,但无法带动团队”的困境。 新任管理者缺乏管理经验,容易犯一些常见的管理错误,如过于依赖个人能力、不善于授权、沟通不畅等。通过系统化的培训,新任管理者能够掌握管理的底层逻辑,理解管理职能如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坚实的管理基础,避免过于依赖个人执行力而忽视团队管理。 新任管理者的一个核心任务是将公司目标分解给团队,并确保团队能够高效执行。然而,很多新管理者在这一环节容易遇到挑战,无法清晰传达目标,或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合适管理工具和方法。通过培训,新任管理者可掌握如何有效制定和分解目标,使用如OWR路径分解法等工具来确保团队目标的达成,进而提升团队整体执行力。 【课程收益】 1.理清管理者的核心职责。学员将厘清管理者的职责,明确从个人贡献者到管理者角色的转变。课程通过案例分析演练,帮助新任管理者迅速掌握“管事”和“管人”的区别与要点,特别是在管理中如何平衡业务与人际关系,做到既能管理事务,又能带动团队。 2.建立管理的底层逻辑框架。通过学习PMCS模式(团队绩效、团队动力、团队能力、工作体系),学员将建立管理的底层逻辑框架。这套方法将帮助管理者从战略层面到操作层面,快速提升管理效率,掌握团队协作、目标设定与任务分配的技巧。学员还能通过实用工具和案例快速构建起系统的管理思维。 3.掌握核心管理技能。学员将学习到管理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并通过案例理解如何在不同场景下应用这些职能来提升团队效率。课程内容不仅仅帮助管理者制定清晰的目标,还指导他们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路径确保目标的达成。学员能够从案例中提炼出有效的实践经验,并在实操练习中加以应用。 4.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提供的管理工具,如OWR路径分解法和关键驱动要素法,将帮助学员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团队目标分解和执行力提升方面。通过工具和实操练习,管理者能够更好地指导团队成员完成工作目标,确保高效的目标达成。 【课程特色】 1.课程由经验丰富的讲师授课,结合管理实践中的真实案例,让新任管理者能够轻松理解和应用复杂的管理理论。这些案例贯穿课程,提供了鲜活的学习场景,使学员在真实工作环境中找到管理的方向。 2.课程内容实用性强,针对性强。课程紧密结合管理者的日常工作需求,解决学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PMCS模式和OWR路径分解法等管理工具,帮助学员明确管理的四大核心任务和实现团队目标的路径。学员能够学会如何高效制定目标、分解任务,并确保结果达成。 3.高度互动与实践导向。课程不仅限于理论传授,还提供了大量互动和案例实操环节,如迷你沙盘练习和OWR路径设计系统实操练习,帮助学员通过实战演练巩固所学知识,切实提升实际操作能力。课程设计的互动性高学员参与度强,能够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4.激励与团队建设技术相结合。除了管理技术的传授,课程还强调了管理者的软实力,如如何通过团队建设与有效激励机制提升团队凝聚力和工作主动性。通过解析34种工作动机,帮管理者更好地识别和激励团队成员,从而让团队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工作。 【课程对象】 新任管理者 【课程时长】 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1.快速建立管理的底层逻辑(一):管理者管什么 (1)【案例】从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从优秀的自己到带领一个优秀的团队 (2)管理工作具体要做些什么:一个核心框架建立管理的底层逻辑 (3)【工具】详解管理的底层逻辑PMCS模式:紧紧抓住4大核心 (4)管理者的角色转变:区分业务动作与管理动作/2招快速完成角色转变 (5)如何从“自己干”到“带人干”:业务管理、团队管理与人际管理 (6)【案例】从站起来到站得住/哪几件事必须是管理者自己亲自去做 2.快速建立管理的底层逻辑(二):管理者怎么管 (1)【案例】管理就是正确地事情反复强调:在管事的过程中关注人 (2)解析管理的4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3)管人的维度与管事的维度:关注人的能力/动力+团队做事与做事方法/套路 (4) 管理的底层逻辑:以终为始——管理的目的,是要把事做成 (5)【案例】管人与管事的平衡:人是管不住的,但可以用事管人 (6)培养团队成员能力的4种方法解析 (7)如何激励/如何识别员工工作动机及应用动机/34种工作动机解析与运用 3.管理者如何利用管理技术达成团队目标 (1)【案例】这个目标是如何达成的 (2)如何用清晰、明确的“群体目标”团结员工,并与员工一起奋斗 (3)【工具】如何合理分解业务目标让业务目标达成:应用OWR路径分解法 (4)达成团队目标的具体操作:OWR实用方法解析 (5)【练习】迷你沙盘Running Park + OWR路径分解法实操练习 (6)【工具】OWR路径分解法与关键驱动要素法的叠加应用 4.具体的管理技术:团队建设与激励的设计 (1)不仅仅是胡萝卜和大棒:如何用团建技术凝聚人心,用激励技术鼓舞人心 (2)管理者的软实力:激励人心的底层原理/让人性得到释放,让需求得到满足 (3)如何让团队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工作:3种实用的操作方法 (4)【工具】团队建设应该怎么搞/4种实用的敏捷团队建设方法 5.管理的价值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 (1)【案例】在连续案例中学习“细致的管理”与“粗放的管理” (2)管理价值的体现:如何真正的、切实有效的创造绩效与成果 (3)梳理管理的逻辑:①管理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要把事做成。②管人是管不住的,要用事管人。③要在管理事的过程中切实地关注人。
联系老师 培训咨询
【课程背景】 行为决策与管理心理学是企业提升管理效率、优化决策过程以及增强员工和团队绩效的核心工具。理解和应用这些心理学原理,企业可以在竞争中获得持续的优势,构建更加健康、高效的工作环境。 “行为决策与管理心理学”对于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原因在于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决策质量、员工绩效和组织管理效率。深入理解这一领域,能够帮助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做出更为科学和理性的选择,同时激发员工潜力,提升团队的整体效能。 在企业中,决策的质量决定着战略执行的成败。行为决策心理学帮助管理者理解人类在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偏差和心理陷阱,如“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归因偏差”等。这些偏差往往会导致决策错误,影响企业的发展。通过心理学的理论和工具,管理者能够更清楚地识别并克服这些偏见,做出更加理性、客观的决策。例如,归因理论帮助管理者正确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避免因错误归因而作出误导性的管理措施。 管理不仅仅是控制和执行任务,更是与人打交道。管理心理学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动机和行为模式。通过心理学的视角,管理者能够设计出更有效的激励机制,创造一种满足员工需求、激发潜力的工作环境。例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需求满足理论”强调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如安全感、归属感、自我实现等),这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 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而管理心理学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人际互动中的心理机制。通过掌握心理学原理,企业可在跨部门沟通、团队合作和冲突解决中设计更有效的沟通策略,提升团队的合作效能。同时,心理学中的知觉偏差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减少误解和沟通障碍,从而促进组织内部和谐发展。 企业中的管理者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还要有足够的领导力来带领团队实现目标。管理心理学为领导者提供了一个关于“如何带领团队”的深层次理解,帮助他们在激励、识人、用人等方面做得更加精准。通过心理学的应用,领导者可以识别团队中不同员工的动机和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从而培养高效的团队。 【课程收益】 1.掌握决策的心理学基础 学员将深入理解管理中的决策机制,学习如何通过心理学原理帮助自己和团队做出更理性、更高效的决策。通过课程中的案例,如“田小花如何决策”,学员能够清晰地掌握日常管理与重大决策中的思维规律,了解如何利用心理学工具框架(如知觉偏差、归因理论)避免决策误区。 2. 提升思维框架与决策力 通过归因理论、有限理性模型和前景理论等经典决策模型的学习,学员能够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清晰地识别和理解“知”与“不知”的关键点。学员将学会如何结合理性思维和管理心理学,优化自身的思维模式,从而提升在复杂情况下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 3.增强管理中的心理学应用 管理心理学部分帮助学员认识到“人”和“事”在管理中的不同需求和心理机制。学员将学会如何通过理解员工动机和心理需求,激发团队潜力,改善沟通,进而提高整体团队绩效。课程还帮助学员通过软技能和硬技能的结合,提升管理中的综合能力。 4. 应用管理罗盘模型提升管理效果 学员将学习到“管理罗盘”模型,这一模型结合心理学视角,为学员提供了系统性、结构化的管理思路和方法。通过这一工具,学员可以更精准地识别管理中的关键节点,并且有效地引导团队朝着目标发展。 【课程特色】 1.由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业内资深专家授课,内容设计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场景和管理岗位需求,具有极强的实用性与针对性。课程以决策和心理学为核心,帮助学员深入理解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管理决策,避免认知偏差,从而提升团队管理能力。 2.课程逻辑清晰,以具体案例为引导,通过“田小花决策”等实例剖析管理中的决策机制,结合心理学理论,如归因理论、首因效应、晕轮效应等,解释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内容丰富且有深度,帮助学员在不同场景下应用决策模型(如有限理性模型和前景理论)做出科学的管理决策。 3.课程的设计注重互动与实践,提供多个案例与决策模型的应用,让学员在模拟情境中进行管理心理的实战演练,提升实践中的决策和管理效率。通过管理罗盘模型,学员不仅能掌握管理中的“硬技能”(如决策分析)与“软技能”(如激发团队潜力),还能学会如何通过满足员工需求来提高团队绩效。 【课程对象】 企业中层管理者、团队管理者 【课程时长】 0.5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管理就是决策 1.【案例】田小花到底要怎么决策 ①管理中的决策/人生的重大决策/日常生活中的决策 ②心理学所研究的人的思维与行为的规律 2.【案例】大脑进行思维决策的底层原理 ①“知”与“不知”如何深度影响决策 ②如何利用思维框架做管理决策 3.管理中的知觉偏差/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晕轮效应 4.归因理论对管理决策的影响/基本归因偏差/自利性归因偏差/自我中心归因偏差 5.心理学中的决策模型:有限理性模型/前景理论/决策理论对管理的意义和启发 二.管理心理学 1.【案例】管理者需要懂管理心理学 ①管理中的“人”和“事”都涉及到的管理心理学 ②心理学视角看管理:帮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挖掘员工潜力,提高团队绩效 2.为何说管理就是“让人性得到释放,让需求得到满足” 3.【案例】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管理:管理就是满足不同的“需求” 4.管理中的心理密码:软(Soft skills)和硬(Hard skill)两种素质在管理中的表现 5.基于管理心理学的“管理罗盘”模型 6.课程总结
联系老师 培训咨询
【课程背景】 对于企业来说,新员工拥有“职场新思维”意味着他们不仅能够快速适应和融入企业,还能为企业带来创新、提升团队协作效率、推动组织变革和可持续发展。这种思维模式赋予新员工更高的职业灵活性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动力和支持。 1.提升员工的适应能力。新员工进入企业时面临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文化和管理体系。拥有“职场新思维”可以帮助他们迅速适应并融入企业,而不拘泥于固有的思维模式。新员工具备灵活、开放的思维模式,能够更快理解企业的运作机制,融入团队并为公司创造价值。 2.增强创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和快速变化的行业趋势,需要具备创新意识的员工来推动持续发展。具备“职场新思维”的新员工能够以更广阔的视野思考问题,打破常规、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从而帮助企业应对挑战和抓住市场机遇。特别是在初期岗位中,他们的创造力和适应能力为企业带来了新鲜动力。 3.推动团队协作与高效沟通。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团队协作。新员工如果拥有“职场新思维”,他们将更加关注协作的效率和沟通的效果,而不是局限于个人表现。他们能够更快理解并应用团队协作的软技能,提升跨部门合作效率。这样的思维帮助企业建立更加高效、和谐的工作氛围,降低沟通成本,增强团队的执行力。 4.支持企业文化建设。新员工是企业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具备“职场新思维”的员工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融入企业文化,且通过他们的创新思维,为企业注入新的文化元素,使企业文化更具包容性和创新性。企业文化的活跃与创新,也有助于吸引更多优质人才加入,形成正向循环。 【课程收益】 本课程不仅帮助学员在短期内提升工作表现,还为他们提供了长远的职业能力提升思维模型,帮助学员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持续成长,并具备成为高效员工的潜力。 1.学员将深入理解硬技能和软技能的区别及其重要性。通过案例和实际练习,学员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在职场中,硬技能虽然是胜任岗位的基础,但软技能如沟通、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则是决定职业成长的关键。学员将掌握一套提升软硬技能的自我提升计划,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获得更好表现。 2.系统化的问题解决能力。课程通过144思维模式的引导,帮助学员建立系统化的思维框架。学员将学习到如何通过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并找到高效的解决路径。同时,通过练习创新思维与实际职场问题的结合,学员能够掌握系统性的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在工作中脱颖而出,提升工作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 3.思维与能力的有效展现。通过学习能力显性化的技巧,学员将掌握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展示自己的思维和能力,尤其是用数据、行动和结果来表达。通过复盘工具和思维框架构建,学员的逻辑表达能力和工作效率将显著提升,帮助其在职场中迅速脱颖而出。 4.职业能力的迭代与成长。课程还帮助学员将日常工作经验转化为职业能力的持续增长路径。通过复盘、总结与职场螺旋成长模型,学员能够将直接、间接与抽象经验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技能。课程中的五步经验转化法,使学员能够在面对职场挑战时,把每一次挑战转化为自我成长的机会。 【课程特色】 本课程通过“微行动学习/练习+讲授+案例分享”,紧贴职场实际、注重解决问题与技能提升,让学员在短时间内掌握职场发展的关键思维与能力,助力其职业成长—— 1.课程由经验丰富的实讲师授课,确保学员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2.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极强,特别强调硬技能和软技能的平衡发展。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学员将了解如何在岗位要求的技术基础上,提升自己的沟通、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课程中设计了丰富的行动学习环节,帮助学员制定个人技能提升计划,紧贴实际工作需求。 3.课程的认知逻辑设计清晰,内容层次分明。通过建立问题解决的思维模式,如144思维模式,学员将能够系统性地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复杂问题。课程还融入创新思维,帮助学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灵活运用形象、抽象和灵感思维。 4.课程设计富有互动性和灵活性。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实战模拟和经验转化练习,学员不仅能够学以致用,还能通过迭代与复盘,将日常工作的经验转化为职业能力的长足进步。 【课程对象】 新员工 【课程时长】 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 如何快速提升职场硬技能和软技能? 1.1 硬技能与软技能的区别及重要性 - 硬技能:岗位要求的专业技术与知识,如何通过实战练习提升 - 软技能:沟通、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与职场发展息息相关的技能 - 【案例】为什么有的人技术过硬,却无法获得升职机会 - 【练习】行动学习:盘点自己的硬技能与软技能,形成自我提升计划 1.2 工作思维与技能的逻辑关联 - 硬技能与软技能背后的思维逻辑,如何有效结合,解决实际工作问题 - 【引导】如何通过训练软硬技能,突破职场瓶颈 - 【总结】职场成功的“技能组合”模型 二. 如何建立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2.1 解决问题的关键思维模式 - 【案例】职场问题解决高手如何脱颖而出 - 144思维模式:从现象中抓住本质,深度分析问题,找到核心解决路径 - 【引导】如何建立和训练问题解决的系统化思维 2.2 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的关联 - 钱学森提出的三种元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与灵感思维如何帮助创新 - 【练习】将实际职场问题应用到思维模型中,进行实战模拟 三. 如何将能力与思维有效展现? 3.1 工作能力的显性化与表达技巧 - 【复盘】使用NEXT工具回顾上午所学,形成可视化思维图 - 能力显性化: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思维 - 【练习】将抽象的想法具体化,学会用数据、行动和结果表达能力 3.2 思维框架与工作能力的关系 - 【引导】如何通过整理思维框架,提升逻辑清晰度与工作效率 - 【练习】构建工作中最常用的思维框架,让能力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四. 如何通过职场迭代提升职业能力? 4.1三种职场经验的转化路径 - 三类职场经验: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抽象经验的有效积累与转化 - 【案例】高效员工如何将每天的工作经验转化为可持续成长的职业能力 4.2职场螺旋成长模型 - 【练习】将所学的经验转化为可执行的行动计划,构建职业能力增长路径 - 如何通过复盘与迭代,不断优化和提升自己的工作方式和职业技能 4.3 经验转化为能力的5个关键步骤 - 梳理岗位经验的3个核心目标与转化路径 - 【练习】将实际工作中的挑战转化为提升自我的机会 
联系老师 培训咨询
【课程对象】 企事业单位新员工(30-40人) 【课程方式】 讲授+案例分析+练习 【课程时长】 1天 (6小时/天) 【课程大纲】 第一天 课程大纲及内容安排 09:00 ■课程互动开场(Ice Breaking) ▲说明:用有趣的活动来帮助大家做课前热身,并让每个学员集中到课程的主题及目标上,进入课程的学习中。 09:10 ~ 12:00 ■第一单元:创新与解决问题背后的思维 ▲解决问题不是你在公司做的一件事,而是你做的每一件事。工作本身就是在不停地解决各种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工作能力。问题是指期待的状况与现状之间的落差。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公司的管理者想要了解如何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投资者想要知道哪里才是未来的“风口”,产品的设计者想搞清楚用户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产品,以及如何开发出畅销商品,经营者想要知道如何抢回失去的市场。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停地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生活与工作中大部分的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不再像上学考试时那样有标准答案,而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和发现最合适的答案。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懂得科学的思考和创新思维方法就变得非常重要。 •【引导】现实中解决问题/解决复杂问题靠什么 •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背后都需要系统的思考方法 •钱学森定义的三种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与灵感思维 •创新的本质是灵感思维:有时忽得惊人句,费尽心机做不成 •T型创新:横向与纵向的角度 •“TRIZ萃智”创新&如试错法&头脑风暴法 •传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定义问题、拆解问题与黑箱研究 •人脑思维原理&问题解决的思维本质:144问题解决模式 •四大种问题解决:专家式/框架式/群策群力式/心智突破 •问题解决的背后:不完全归纳法的应用与框架/模型思维法 •拆解与运用——基于人脑思维原理的底层模型在现实用的应用 •【案例】他们是如何解决他们所遇到问题的? •方法拆解 & 运用分析 & 如何突破知识与思维的局限性 12:00 午餐、午休 14:00 ~ 17:00 ■第二单元:逐步接近问题的答案 ▲问题定义不同,解决方案也必定迥然不同,所以解决问题的原点在于“发现真正的问题”。定义问题也不能只挖掘细节,而要用更开阔的视野来掌握事物的全貌。定义了问题,接下来就是分析,而分析的基础在于思考的策略与框架,如3C、PPM矩阵、7S、4P等,科学合理的运用框架进行思考是问题分析的关键。分析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是为了梳理出更好的解决方案。要注意的是,在问题分析与解决的刚开始每个人都只是依自己的习惯或经验,站在自己的本位或局部进行思考,无法确保“看到全貌”,需要利用一些方法来突破思维围墙。 •创新思维的方法&框架思考法&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结构化思考及问题解决方法:利用框架进行思考与分析 •如何运用模型/框架所代表思维的深刻性和彻底性弥补我们有限的知识和经验&问题解决式思考方法 •多人合作思考/团队思维的背后的规律与应用 •【案例】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问题解决的爬山法&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渐逼近 •【工具】解决问题&群策群力问题分析与解决 •找到底层逻辑:从事物的底层、本质出发,寻找解决问题路径的思维方法&分析很浅就无法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逐渐逼近/逐层推进:用微行动学习法的叠加来逼近目标 •山穷水尽时怎么办:问题重新定义思考法&打破重来思考法 •解决问题时的心理素质&问题发生时常犯三种错:否定状况、在错误的时机追究责任、对状况产生非现实性的评价 17:30 课程总结  
联系老师 培训咨询
【课程背景】 课程旨在帮助新员工顺利过渡到职场生活,建立正确的职场心态和基本技能。 【课程方式】 微行动学习/练习+讲授+案例分享 【课程大纲】 一、新员工如何快速适应新环境和掌握新技能 1.1 掌握新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使用高效学习的3个技巧/实践中的快速适应的2个策略 •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的4个步骤:目标设定、资源准备、时间安排、进度评估 1.2 融入企业文化和工作节奏 •理解企业文化的4个核心要素:使命、价值观、行为规范、工作氛围 •快速融入团队的5个方法: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定期与团队成员沟通、表达对团队的支持、适应团队节奏、提供建设性反馈 二、如何快速学习并应用公司业务知识 2.1 如何高效学习业务知识的技巧 •高效阅读的3个技巧/信息整理的4种方法 2.2 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学习转化为行动的4个步骤:设定目标、制定计划、执行任务、评估效果 •参与实际项目或任务3技巧:边做边学、记录问题和解决方法、及时求助和反馈 三、如何提升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 3.1 提升沟通表达技能 •高效沟通的3个基本原则:明确表达、积极倾听、有效反馈 •聆听与反馈的4个技巧:专注聆听、复述确认、提出问题、给出建议 •学会通过不同渠道有效沟通的3个方法:邮件写作技巧、会议沟通策略、即时通讯礼仪 3.2 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的3个方面/团队角色和合作技巧的4个原则 四、如何管理时间和解决问题 4.1 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时间管理的3个基本原则:计划、优先级、执行 •优先级设定4方法:重要性和紧急性矩阵、ABC分析法、四象限法、任务分组 4.2 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问题解决的4个步骤/创意解决问题的3个技巧 五、如何有效应对压力和管理情绪 5.1 提高抗压能力:识别和应对压力的3个步骤/增强心理韧性的4个方法 5.2 管理情绪:情绪识别与调节的3个步骤/工作中的情绪管理技巧的4个方法 六、如何提升个人效能并应用AI工具 6.1 应用AI工具提升效能:常用AI工具的3个例子:AI在工作中4个应用实例 6.2 提高工作效率的5个小技巧:批量处理、设定时间限制、定期休息、减少干扰、使用快捷键 4.授课教室摆放:
联系老师 培训咨询
【课程大纲】 一、如何让工作汇报更加清晰有条理? 1.1 掌握结构化汇报框架 - 运用"SCQA模型"组织汇报内容:情境(Situation)、冲突(Complication)、问题(Question)、答案(Answer) - 应用"金字塔原理"构建3层逻辑框架:核心观点、分论点、论据 - 使用"5W2H分析法"确保汇报内容全面:What(什么)、Why(为什么)、Who(谁)、When(什么时候)、Where(在哪里)、How(如何)、How much(多少) - 实践"3C原则"提炼汇报重点:Clear(清晰)、Concise(简洁)、Compelling(有说服力) 1.2 设计有效的汇报内容 - 遵循"10-20-30法则":准备10张幻灯片,用20分钟讲解,字体不小于30号 - 应用"4Mat学习模型"设计4个环节:Why(为什么)、What(是什么)、How(怎么做)What if(如果这样) - 采用"STAR法则"阐述工作成果:情境(Situation)、任务(Task)、行动(Action)、结果(Result) - 使用"5-5-5原则"控制信息量:每张幻灯片不超过5行,每行不超过5个字,演示文稿不超过5分钟 二、如何让工作汇报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2.1 提升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能力 - 掌握"数据分析4步法":收集(Gather)、整理(Organize)、分析(Analyze)、呈现(Present),提高数据说服力 - 应用"4种基本图表"展示数据:在适当场景使用柱状图、折线图、饼图、散点图 - 实践"对比分析法":通过横向、纵向、内外部3个维度的对比,凸显工作成效 - 运用"KISS原则"简化数据展示:Keep It Simple and Straightforward,确保每张图表传达单一明确的信息点 2.2 增强表达和演示技巧 - 使用"6P演示法"提高表现力:Purpose(目的)、Passion(激情)、Pitch(语调)、Pace(节奏)、Pause(停顿)、Projection(投射) - 应用"3V沟通原则":确保语言(Verbal)、声音(Vocal)、肢体语言(Visual)的一致性 - 练习"2-2-2演示技巧":眼神接触2秒,微笑2秒,然后再转向下一个人 - 掌握"90-20-8原则":90%准备,20分钟演示,8号字体起步,确保演示效果 三、如何应对汇报中的提问和异议? 3.1 准备应对各种问题 - 使用"5W预案法":提前准备What(内容)、Why(原因)、When(时间)、Who(人员)、How(方法)相关的问题 - 应用"问题分类4象限":按重要性和紧急性将可能的问题分为4类,有针对性地准备 - 练习"3A应答技巧":Acknowledge(确认)、Answer(回答)、Action(行动),有效处理提问 3.2 有效处理异议和困难问题 - 运用"PERT技巧"化解异议:Paraphrase(复述)、Empathize(共情)、Respond(回应)、Test(测试) - 使用"3F法则"回应批评:Feel(感受)、Felt(感同身受)、Found(发现解决方案) - 应用"4R应对框架":Repeat(重复)、Reframe(重新定义)、Report(报告事实)、Recommend(提出建议) - 实践"Yes, and..."技巧:肯定对方观点,并补充自己的见解,达成共识 四、如何让工作汇报为自己的职业发展赋能? 4.1 将工作汇报与个人品牌建设结合 - 打造"个人USP(独特卖点)":在每次汇报中突出3-5个个人专业特长 - 应用"3C个人品牌塑造法":Clarity(清晰)、Consistency(一致性)、Constancy(恒常性) - 实践"30秒电梯演讲":准备并在适当场合展示自己的简要介绍 - 建立"个人影响力矩阵":识别并培养在4个关键领域(专业、人际、创新、领导)的影响力 4.2 利用汇报机会促进职业发展 - 采用"3上1下反馈法":每次汇报后,向3位上级和1位下属寻求改进建议 - 实践"1-3-5职业规划法":在汇报中展示1年、3年、5年的职业目标和行动计划 - 运用"360度能力评估":通过汇报展示全方位能力,每季度更新个人能力地图 - 建立"汇报后行动清单":每次汇报后列出3-5个具体改进行动,并在下次汇报中跟进
联系老师 培训咨询
【课程对象】 企事业单位新员工(30-40人) 【课程方式】 讲授+案例分析+练习 【课程时长】 0.5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1.结构化思维是以结构化的方式进行思维、表达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1)【案例】结构化思维的2个经典案例 (2)单点思维往往无效,结构化思维才是有效的思维方法 (3)结构化思维3项核心操作:梳理出因果关系、进行分解与组合、建立结构 (4)深刻理解什么是“思维”/人脑的底层思维逻辑:问题解决的思维本质&144结构化思维模式 2.结构化思维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1)【案例】一个核心结构化工具OWR/解决问题的路径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2)没有结构化的思维是零散混乱无条理的想法集合,而结构化思维是有条理有层次,脉络清晰的思考路径 (3)结构化思维绕不过去的金字塔原理:想清楚、说明白、做到位 (4)深刻理解什么是“结构”/如何搭建适用实际情景的结构 (5)凡是所有能够把复杂信息搭建成一个思考框架的过程,就是一个结构化思考的过程 3.结构化思维的高阶应用:如何突破自身知识与思维的局限性 (1)【案例】自身知识水平及思维受限怎么办? (2)跳出常规的思维模式:关键驱动要素法(Key Drivers)的应用 (3)关键驱动要素:对某一结果或目标,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因素/关键因素 (4)如何应用关键因素/举措/行为建立一个新的结构
联系老师 培训咨询
【课程对象】 企业新员工(20-50人) 【课程时长】 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1.用一个核心框架快速建立科学而又简单的目标管理系统 (1)【案例】那些半途而废的目标引发的思考 (2目标的本质是一种评价:目标明确工作的方向,更给出了一套清晰有效的工作评价标准 (3)一个目标管理核心框架/工具:目标金三角模型/实用的OWR目标路径系统 (4)详解目标金三角:1张图与6个目标管理的核心要素(目标制定→目标路径→目标结果;目标沟通、目标追踪、目标复盘) (5)【案例】如何快速招聘到15名产品经理? (6)【案例】为什么目标没有达成/目标的制定与描述 (7)目标没有真正认同、目标没有统一、难以形成整体/各自为战 2.如何有效制定目标及设计达成目标的路径 (1)【案例】一个生活化案例“如何3个月/90天减掉体重20斤”看目标实现 (2)制定目标的核心方法及工具解析 (3)【案例】真正的目标与清晰化的目标 (4)目标是不合理的:目标是面向未来的预测,不是已经存在的结果 (5)关键不是讨论目标是否合理,而是讨论如何让标实现 (6)【案例】目标难以实现的根本原因,是“只有目标没有路径” 3.核心方法:OWR目标路径设计系统 (1)【案例】明明制定了目标但为什么目标却难以实现? (2)目标达成的底层逻辑:只调整达成目标的手段而绝不调整目标 (3)【工具】关键驱动要素法与OWR目标路径设计系统叠加应用法 (4)目标路径设计的3个指向——指向目标结果、指向过程、指向行为 (5)【练习】迷你沙盘Running Park + OWR路径分解法实操练习 (6)详细拆解OWR路径分解法把目标转化为路径的实用方法 4.用OWR目标路径设计系统来达成团队的目标 (1)【案例】一个案例来看团队目标的制定、分解与达成 (2)为什么说“目标管理是管理中的管理” (3)设计出清晰地路径才能让员工切实地执行 (4)让OWR目标路径设计系统这一套方法真正发挥作用
联系老师 培训咨询
【课程大纲】 一.如何利用AI提升办公效率 1.了解AI的基础知识 - 什么是AI/AI的工作原理 - AI在办公中的应用领域/常用的8个AI工具简介 2.学习使用AI工具的基本步骤** - 选择合适的AI工具/基本操作教程 - 数据输入与结果导出 3掌握AI在日常办公中的实用操作 - AI辅助文档撰写的4种方法/使用AI进行数据分析的3个步骤 - AI生成演示文稿的技巧/利用AI进行时间管理的2种策略 4.实际操作演示与练习 - 使用AI工具撰写一份报告/利用AI分析一个数据集 - AI辅助制作一份PPT演示/实现AI工具与其他办公软件的集成 二.如何让AI辅助解决复杂问题 1.AI与复杂任务的结合 - 识别复杂任务中的关键步骤/将任务分解为可管理的几个部分 - 使用AI工具协助每个部分的完成 2.AI的高级提示设计方法 - 通用提示公式的使用/多轮交互模式的应用 - AI角色扮演技巧/通过填空法与AI进行互动 3.结合多个AI工具的综合应用 - 如何选择合适的AI工具组合 - 任务示例:使用AI写一篇详细的市场分析报告 - 实现AI工具之间的数据传递/整合AI工具生成最终报告 4.实操练习:综合应用AI工具 - 多工具结合完成一个综合任务/现场指导和问题解答 - 提高AI工具使用效率的小技巧/实际操作后的总结与反馈 三.如何用AI优化工作流程 1.识别和优化低效环节 - 关键工作流程的识别/使用AI发现和分析低效环节 - 改进和优化流程的方法 2.AI在工作流程中的实际应用 - 使用AI工具优化日常邮件处理/AI辅助客户管理与跟进 - 利用AI提高项目管理效率/AI在日程安排与会议管理中的应用 3.案例分析:AI优化工作流的成功实践 - 具体案例分析/关键因素解析/可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4.实操练习:优化一个实际工作流程 - 选择一个工作流程进行优化。 - 应用AI工具进行改进。 - 记录改进前后的效果对比。 - 反馈与优化建议。 四.掌握AI在特定场景中的应用 1. 数据处理与分析 - 使用AI工具进行数据清洗/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 数据报告的自动生成/数据预测与趋势分析。 2. 内容创作与编辑 - AI辅助写作:各种文章/使用AI工具撰写演讲稿/AI生成高质量PPT - AI在广告与营销文案创作中的应用 3.编程与技术支持 -案例: AI辅助代码编写与调试/代码转换与优化 - 使用AI解释复杂代码/AI生成自动化脚本。 4.实操练习:具体场景应用 - 数据分析场景:从数据清洗到报告生成 - 内容创作场景:撰写并编辑一篇文章 - 技术支持场景:AI辅助代码编写与调试 - 现场演示与反馈
联系老师 培训咨询
【课程对象】 新员工 【课程方式】 讲授+案例分析+工具学习+应用练习 【课程时长】 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如何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工作的品质与效率 1.【引导】麦肯锡的咨询顾问为什么都是“解决问题的专家” (1)2个测试搞明白解决问题的底层思维 (2)所有问题都可分为良构问题与病构问题 2.【案例】咨询顾问到底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怎样做到“真正的分析” 3.破解问题解决的底层思维/解决问题到底靠什么 (1)“懂一通万”的问题解决底层思维逻辑 (2)极简的大脑思维原理ISO 4.破解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的底层思维:4大种问题解决模式 5.【案例】这个棘手的问题是如何被解决的 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一) 1.【案例】解决问题都用什么具体的工具与方法 2.麦肯锡解决问题的2大核心工具:MECE分类、OWR拆解(从下而上与从上而下法) 3.经典的麦肯锡问题解决5步法:找到真正的问题→收集信息与情报→分析与拆解问题→思考解决路径/方法→实施解决方案 4.【练习】亲身实践将具体而真实的问题进行拆解/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图标法) 5.【案例】如何找到真正问题/拆解问题用3层路径法/设计用于执行的“行动路径” 6.详解解决问题/拆解问题的3层路径的应用方法:FH路径、SH路径、TH路径 三.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二) 1.【案例】如何“又快又好又爽”解决问题 2.解决问题的“快捷方式”:麦肯锡咨询顾问如何用“框架”解决问题 3.利用“大冰山模型”来拆解现实当中的问题的方法及演示 4.【练习】如何自己建立框架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5.【案例】如何解决决策性问题/规划性难题 6.复制麦肯锡顾问的2大核心方法:抽取要素法+建立解决问题的框架 7.【案例】从活用现成框架,到建立解决一类问题新框架 四.突破思维模式解决问题 1.【案例】解决问题时“山穷水尽”怎么办 2.避免“死脑筋思考”:思维被禁锢时怎么解决问题——突破思维的3大类方法 3.【案例】跳出“模式”进行真正的思考/破除“模式”的思维方法 4.解决问题的心理素质与心理模式突破3法
联系老师 培训咨询
【课程对象】 企业新员工 【课程方式】 引导式、体验式培训 【课程时长】 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1)【室内体验式项目】快速融入(Check In) 说明:这是一个让大家快速熟悉、快速融入团队体验项目。 提供给参训学员一些多颜色的姜饼小人和彩纸,让大家迅速打开自己和其他团队成员进行交流。 •快速熟悉、快速融入 •展露自己,认识他人 •团队的氛围感、归属感 •快速建立良好的人际氛围 •形成团队共同的规范 •营造一个开放的团队氛围 (2)【室内体验式项目】人在江湖之自报家门(Circle team) 说明:这是一个让团队成员围成一个圈进行的体验式项目,设计灵感来源于郭德纲的经典相声《人在江湖》,在团建项目分类里属于操作简单的强互动活动。 每个团队围绕一段“自报家门的咒语”先进行7分钟练习,然后进行比赛PK,用时少的团队排名靠前。 •【引导】如何快速适应团队的节奏?团队执行力如何提升?如何更好地进行协作?如何有效帮助他人? •团队协作/跨部门合作从何而来? •跨部门合作/打破隔阂的心态与方法 •团队成员在技术或技能上形成互补 •团队写作中提高效率、改善工作环境 •快速让成员进入工作状态,确保事情的有序进行 (3)【室内或室外体验式项目】团队克立兹(Crazy Team) 说明:这是团队活动收尾时用的一个体验式项目,活动形式新颖又操作简单,极易调动起大家的激情,动感十足,让团队快速融合。 •团队成员由熟悉而产生默契 •团队中不断建立开放的氛围 •建立信任,形成自主化团队 •让团队成员感受团队的包容性,鼓励创意与创新 •让团队成员感受强烈的一体感 •让团队成员反思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让团队成员找出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吸取经验,不断进步 (4)【室内或室外体验式项目】洗牌高手(GAME MASTER) 说明:这是一个考验团队成员在 “老带新”“团队合作”、“积极投入”、“应对变化”、“压力管理”、“自我效能”、 “时间效率”、“社交有效性”、“开放思维”、“追求质量”、“自信心”和“整体有效性”等能力维度的体验式模拟项目。团队成员通过模拟体验,在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的情况下通过小团队配合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模拟的是在同一个市场中的多家公司通过四个季度(一年)的充分竞争,以争取达到更好绩效的体验式模拟活动。团队成员通过在活动进行中不断对得到的信息解析,有针对性的调整工作内容与步骤、个人工作间相互的关联性的等要素来不断的优化工作流程,实现工作效率快速提升。 •【引导】团队协作/跨部门合作从何而来? •【引导】跨部门合作/打破隔阂的心态与方法 •洞悉团队沟通中的人和事:关于人的工作VS.关于事的工作 •团队的关注圈(concern) 与影响圈 (circle of influence) (5)备选项目 【室内体验式项目】跑步公园(Running Park) 说明:这是一个让团队成员迅速熟悉的体验式培训项目,在团建项目分类里属于操作简单的强互动活动。团队活动的设计关键是让参与者“做中学”与“学中做”,这个项目操作虽简单,但做好却也不容易,需要进行摸索与默契配合。 •【引导】沟通如何改善?怎么才能执行的更好?如何更好地进行协作?如何有效帮助他人? •团队协作/跨部门合作从何而来? •跨部门合作/打破隔阂的心态与方法 •团队成员在技术或技能上形成互补 •团队写作中提高效率、改善工作环境 •快速让成员进入工作状态,确保事情的有序进行
联系老师 培训咨询
【课程对象】 企事业单位中基层管理者、骨干员工(30-40人) 【课程方式】 讲授+案例分析+练习 【课程时长】 1天 (6小时/天) 【课程大纲】 第一天 课程大纲及内容安排 09:00 ■课程互动开场(Ice Breaking) ▲说明:用有趣的活动来帮助大家做课前热身,并让每个学员集中到课程的主题及目标上,进入课程的学习中。 09:10 ~ 12:00 ■第一单元:创新与解决问题背后的思维 ▲解决问题不是你在公司做的一件事,而是你做的每一件事。工作本身就是在不停地解决各种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工作能力。问题是指期待的状况与现状之间的落差。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公司的管理者想要了解如何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投资者想要知道哪里才是未来的“风口”,产品的设计者想搞清楚用户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产品,以及如何开发出畅销商品,经营者想要知道如何抢回失去的市场。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停地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生活与工作中大部分的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不再像上学考试时那样有标准答案,而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和发现最合适的答案。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懂得科学的思考和创新思维方法就变得非常重要。 •【引导】现实中解决问题/解决复杂问题靠什么 •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背后都需要系统的思考方法 •钱学森定义的三种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与灵感思维 •创新的本质是灵感思维:有时忽得惊人句,费尽心机做不成 •T型创新:横向与纵向的角度 •“TRIZ萃智”创新&如试错法&头脑风暴法 •传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定义问题、拆解问题与黑箱研究 •人脑思维原理&问题解决的思维本质:144问题解决模式 •四大种问题解决:专家式/框架式/群策群力式/心智突破 •问题解决的背后:不完全归纳法的应用与框架/模型思维法 •拆解与运用——基于人脑思维原理的底层模型在现实用的应用 •【案例】他们是如何解决他们所遇到问题的? •方法拆解 & 运用分析 & 如何突破知识与思维的局限性 12:00 午餐、午休 14:00 ~ 17:00 ■第二单元:逐步接近问题的答案 ▲问题定义不同,解决方案也必定迥然不同,所以解决问题的原点在于“发现真正的问题”。定义问题也不能只挖掘细节,而要用更开阔的视野来掌握事物的全貌。定义了问题,接下来就是分析,而分析的基础在于思考的策略与框架,如3C、PPM矩阵、7S、4P等,科学合理的运用框架进行思考是问题分析的关键。分析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是为了梳理出更好的解决方案。要注意的是,在问题分析与解决的刚开始每个人都只是依自己的习惯或经验,站在自己的本位或局部进行思考,无法确保“看到全貌”,需要利用一些方法来突破思维围墙。 •创新思维的方法&框架思考法&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结构化思考及问题解决方法:利用框架进行思考与分析 •如何运用模型/框架所代表思维的深刻性和彻底性弥补我们有限的知识和经验&问题解决式思考方法 •多人合作思考/团队思维的背后的规律与应用 •【案例】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问题解决的爬山法&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渐逼近 •【工具】解决问题&群策群力问题分析与解决 •找到底层逻辑:从事物的底层、本质出发,寻找解决问题路径的思维方法&分析很浅就无法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逐渐逼近/逐层推进:用微行动学习法的叠加来逼近目标 •山穷水尽时怎么办:问题重新定义思考法&打破重来思考法 •解决问题时的心理素质&问题发生时常犯三种错:否定状况、在错误的时机追究责任、对状况产生非现实性的评价 17:30 课程总结  
联系老师 培训咨询
添加微信获取最新信息 培训咨询 联系老师
当前课程名称:/

填写信息,即有专人与您沟通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