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对于初入职场的大学生,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是否有这样的困扰:
◼大学生步入职场,社会角色转变缓慢?
◼工作和交际被动,不能主动探索?
◼心态脆弱,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个人的不良习惯带到职场,影响工作效能和人际关系?
◼基础性的工作技能缺失,疲于应对,工作成就感和幸福感低?
◼90、00后新生代员工,抵触传统式强灌输培训?
Z世代从学习走向工作,95后、00后大军涌入职场,自主、自我意识超强的他们,对管理工作和培训工作都带来了更多挑战。
本课程首创“沉浸式剧场”体验式培训课,设计“经验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念-主动实践”的学习流程,让学员从“学后做”,转变为“做中学”,兼具了理论知识的深刻性,和学习模式的趣味性。
课程结合风靡Z世代的“剧本杀”游戏模式,通过游戏化沉浸式体验,围绕“新员工角色转型”这一课程主题,通过知识讲解、角色扮演、实战模拟等教学形式,打造了一段奇妙的学习旅程,让学员深刻理解职业化的意义及方法,并在过程中收获团队的意义。
【课程收益】
Ø 能够快速摆正职场定位,了解校园与职场的不同,做好身份角色的转换
Ø 能够正确认知职业生涯的五个周期,职场人的五力模型
Ø 能够摆脱浮躁心态,认知如何快速培养适应能力,如何从被动适应到主动经营
Ø 能够正确认知如何在职场中培养学习能力,让自己快速适应岗位的需要
Ø 能够正确理解如何将个性融入共性,懂得团队沟通与协作
Ø 能够认知个人职业化品牌打造的重要性,成为主动发光的金子
【课程特色】
游戏化培训:好玩有趣;沉浸式参与:从做中学;引导式教学:学以致用
【课程对象】
适用全员
【课程人数】
50人以内
【课程时长】
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Check in:培训准备与学习目标
1、 分组准备
Ø 分组规则
建立PK机制
制定奖惩规则
职责分配与团队组建
Ø 角色分配
挑选角色
隐藏任务触发
隐藏剧本发放
学员彩排
一、沉浸式剧场/剧本杀(半天):《转正不能停!©️》
1、规则介绍
Ø 课程安排介绍
Ø 积分规则介绍
Ø 剧本带入介绍
2、 剧本开启
Ø 任务启动
国内有名的大型能源化工集团L集团,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校招大学生批量入职。半个月集中培训之后,大学生们纷纷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仅留下六名管培生继续在总部进行培训和轮岗计划。
技术管培生:钟宇晨(男),26岁,成绩亮眼,学历好,名校毕业的学霸
技术管培生:刘 璃(女),25岁,家境优渥,海外归来的留学生
营销管培生:任 欣(男),25岁,性格直率,外向洒脱的社交达人
营销管培生:李梓涵(女),25岁,长相漂亮,喜欢用追星治愈生活的追星女孩
综合管培生:陆 涛(男),25岁,拒绝摆烂,一马当先的职场卷王
综合管培生:田梦婷(女),25岁,看似佛系,不爱与别人接触的内向星人
六位管培生将如何度过三个月试用期,能否顺利转正?试用期间,各类状况应接不暇,他们如何迎接来自心态、能力、人际关系的重重考验?一月一度的优秀新人评选,谁才能在KPI比拼中获得胜利,为转正获取优势?意外发生,谁将面临职业道德的艰难考验?千钧一发,他们能否通过合作扭转乾坤,明白团队的意义?机制+推理本双重设计,在欢笑中引发反思。
3、推本阶段
Ø 阅读剧本
Ø 熟悉规则
Ø 推进剧情
Ø 暴露问题
Ø 得出结论
4、复盘总结
Ø 小组汇报
各个角色在试用期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如果再来一次,将如何调整应对?
项目带来的体验与反思
Ø 老师总结+引导
二、课程(半天):《从校园人到职业人》
1、课程导入
Ø 大学生进入职场的常见问题
• 不能适应工作节奏
• 专业技能与实际应用的差距
• 职场人际关系处理
• 缺乏自我管理意识
• 抗压性不足
• 容易自我内耗
• 自我需求不清晰
Ø 认知职业生涯的五个周期
• 探索期
• 成长期
• 成熟期
• 繁华期
• 衰退期
思考:每个周期的重点是什么?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应对?
Ø 职场人的五力模型
• 适应力
• 学习力
• 执行力
• 沟通力
• 品牌力
2、第一重转型:从校园人到职场人
Ø 三个重要区别
• 学校和企业的本质区别
• 学生和职场人的本质区别
• 学习和工作的本质区别
Ø 四个根本转变
• 从个性导向到共性导向
• 从性情导向到责任导向
• 从思想导向到行动导向
• 从成长导向到结果导向
Ø 修炼一:适应力
• 主动适应工作
(1) 要想改变世界,必须适应世界
(2) 不是工作适应你,而是你适应工作
• 适应“不合理”
(1) 警惕“猴子”效应
(2) 练习空杯心态
• 告别职场“草莓族”
(1) 不愿意长大,总希望被哄
(2) 总希望别人包容
(3) 受不了否定
(4) 怕承担责任
• 从被动适应到主动经营
(1) 满足市场需求
(2) 打造核心竞争力
(3) 建立职场人际关系
• 拒绝盲目跳槽
(1) 盲目跳槽的四大坑
(2) 盲目跳槽不如岗位跳高
小组讨论:剧本杀中,哪些角色存在适应性的问题?
3、第二重转型:从知识人到能力人
Ø 修炼二:学习力
• 看淡学历,看重学力
(1) 培养学力,实现职场的弯道超车
(2) 不抱怨外界,只解决问题
(3) 拒绝内耗,科学扬长避短
• 按工作的要求学习
(1) 梳理基于岗位的ASK模型
(2) 规划属于自己的学习地图
(3) 学习的三大渠道
• 为学习设立目标
(1) 从职业目标到学习目标
(2) 为了创新去学习
作业:制定你的学习地图
Ø 修炼三:执行力
• 会读书,也要会办事
• 一个简单的处理任务的工具:6W3H
(1) What(做什么)
(2) Why(为什么)
(3) Who(谁来做)
(4) When(时间)
(5) Where(在哪里)
(6) Whom(交集人)
(7) How(如何做)
(8) How many(标准)
(9) How much(预算)
4、第三重转型:从个体人到单位人
Ø 从个体人到单位人的三重转变
• 走出自我
(1) 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2) 弱化自我,才能完善自我
• 融入团队
(1) 换位思考
(2) 个性融入共性
(3) 重视制度规则
• 成为标杆
(1) 做好小事,让机会靠近
(2) 在考验中获得肯定与信任
(3) 在反思与总结中让自己成长
(4) 聪明的金子懂得主动发光
Ø 修炼四:沟通力
• 沟通能解决工作中80%的问题
• 一个万能的沟通的三角模型
5、第四重转型:从自然人到职业人
Ø 修炼四:品牌力
• 职业化的三个维度
(1) 职业化的形象
(2) 职业化的技能
(3) 职业化的态度
• 塑造个人品牌,提升职场能见度
(1) 品牌定位:希望留给别人的印象
(2) 制定策略:如何突出,让别人感知?
(3) 影响传播:认真完成每项工作,利用工作交集证明自己
(4) 坚实口碑:持续丰富自己的内涵与能力,坚实口碑
• 养成良好习惯,以行修心
(1) 以终为始
(2) 积极主动
(3) 要事第一
(4) 双赢思维
(5) 知彼解己
(6) 统合综效
(7) 不断更新
——史蒂芬.科维
作业:制定你的个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