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背景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供电所及变电站作为重要的电力基础设施,承担着电力输送与分配的关键任务。变电站作为供电系统的核心枢纽,其对外展示的技术专业性、安全规范性和服务形象愈发重要。为提升供电公司对外展示形象,满足日常调研及参观需求,使讲解员能够专业、准确、生动地介绍变电站基本情况,特开展此次培训。本次培训不仅针对示范点的讲解员,还为各供电所培养具备优秀讲解能力的员工,以便在后续调研中出色地展示单位风貌。
当前,公司存在以下需求:
1. 示范点讲解员能力提升:现有讲解员需强化技术表达、互动技巧及应变能力,以提升参观者的体验感。
2. 基层供电所自主讲解能力建设:10个供电所及变电站员工需掌握“讲好自身故事”的能力,在调研、检查、参观等场景中独立完成本单位业务亮点、技术特点的精准传递。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案例+实操”的模式,系统性提升员工的讲解能力,打造一支技术扎实、表达生动、服务专业的讲解队伍。
二、学员收益
1. 能力提升:掌握技术性内容通俗化表达的逻辑与方法,能够清晰传递变电站核心业务价值。
2. 场景适配:灵活应对领导调研、专家考察、公众科普等不同对象的讲解需求。
3. 风险规避:熟悉安全讲解规范,避免因表述错误引发误解或舆情风险。
4. 职业发展:强化沟通与展示能力,为个人晋升及跨部门协作提供支持。
三、课程对象
1. 示范点专职讲解员(需深化技术讲解深度与互动技巧)。
2. 供电所及变电站一线员工(需掌握基础讲解框架与本单位业务亮点提炼方法)。
注:建议学员提前准备所在单位的业务数据、典型成果案例(如创新技术应用、荣誉奖项等),便于课程中针对性设计讲解脚本。
四、课程时间
2天(每日6小时,共12小时),采用“上午理论授课+下午实操演练”的闭环学习模式。
五、课程特色
1. 靶向性强:针对供电行业特性设计话术模板,避免通用培训“不接地气”问题。
2. 成果可视化:学员在课程中直接产出适用于本单位的讲解脚本与讲解框架。
3. 实战赋能:通过“培训+工具+实战”三重实战赋能,确保技能持续提升。
六、课程模块与内容
Day 1 模块一:变电站讲解的核心逻辑与表达技巧
1.1 课程导入:优秀讲解的3个黄金标准
· 案例对比:播放“照本宣科式汇报”与示范点“故事化讲解”视频,分析差距。
· 核心标准:精准性(技术无错误)、吸引力(听众愿意听)、价值感(传递业务亮点)。
1.2 技术内容通俗化表达技巧
· 方法工具:
类比法:将变压器工作原理类比为“电力高速公路的换乘站”。
数据具象化:将“变电站容量50MVA”转化为“可满足5万户家庭同时用电”。
· 实操任务:分组将专业术语(如“无功补偿”“继电保护”)转化为生活化语言。
1.3 听众分析与内容定制
· 三类典型听众及应对策略:
领导调研:聚焦战略价值(如“智能化改造助力双碳目标”)。
技术专家:突出创新细节(如“采用XX技术降低线损率X%”)。
公众参观:强调安全与民生关联(如“变电站电磁辐射低于家用电器”)。
· 案例:某变电站在接待学生团体时,用“一度电的旅程”故事串联讲解流程。
1.4讲解互动技巧
如何引导听众提问,鼓励听众参与讲解过程。
有效回答听众问题的方法,包括准确理解问题、简洁回答、适度拓展。
应对突发情况的策略,如设备故障、听众质疑等。
· 开场阶段
微笑着面对听众,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微微鞠躬表示欢迎,上身前倾幅度约 15 度,保持 3 - 5 秒后起身,展现出热情与礼貌。
用右手向听众挥一下,动作幅度适中,然后介绍自己:“各位好,欢迎来到我们的变电站,我是今天的讲解员 [姓名]。”
· 讲解过程中
介绍整体布局:站在能俯瞰变电站全景的位置,右手伸直,以手掌为引导,从左至右缓慢移动,同时说:“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整个变电站,这边是变电设备区,那边是控制中心。”
讲解设备功能:走到变压器旁,用手指向变压器,说:“这就是我们变电站的核心设备 - 变压器,它的主要作用是改变电压。” 同时,另一只手可以做出一个电压变化的手势,比如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的起伏动作。
强调重点内容:讲到关键知识点,如 “这个断路器在电力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 时,双手握拳,微微抬起,稍微加重语气,配合眼神与听众交流,以突出重点。
· 互动环节
引导提问:双手摊开,微微前倾身体,微笑着对听众说:“大家对刚才讲的内容有什么疑问,都可以随时提问。”
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时,保持微笑,眼神专注地看着提问者,点头表示理解问题,然后再进行回答。回答过程中,可适当运用手势辅助说明,比如用手指向相关设备或图表。
· 结束阶段
再次微笑着面对听众,双手交叠放在身前,说:“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和参与。”
微微鞠躬,上身前倾幅度约 30 度,保持 5 - 8 秒,表达诚挚的感谢
Day 1 模块二:变电站业务知识结构化梳理
2.1 讲解内容黄金结构:3×3框架
· 3大核心模块:功能定位(变电站的作用)、技术亮点(独特优势)、成果数据(运营指标)。
· 3层递进逻辑:What(是什么)-How(如何实现)-Why(为什么重要)。
2.2 业务亮点挖掘与话术设计
· 工具应用:
FABE法则:Feature(技术特征)-Advantage(优势)-Benefit(收益)-Evidence(案例证据)。
示例:“我站采用智能巡检机器人(F),可24小时无死角监控设备(A),每年减少人工巡检成本XX万元(B),2023年发现隐患XX次(E)”。
· 实操任务:学员提炼本单位1个技术亮点并设计FABE话术。
Day 2 模块三:全场景实操训练与反馈
3.1 安全讲解红线与危机应对
· 四不讲原则:涉密数据不讲、未经核实信息不讲、内部争议问题不讲、敏感技术参数不讲。
· 突发情况应对:设备故障打断讲解、听众提出质疑等场景的标准化应答话术。
3.2 场景化模拟训练
· 主题1:5分钟迎检汇报(面向领导,突出战略价值)。
案例:某供电所所长用“3个1”结构(1项创新、1个数据、1个故事)完成高效汇报。
· 主题2:技术深度讲解(面向专家,侧重创新细节)。
案例:讲解员通过“对比实验视频”展示新旧设备效率差异。
· 主题3:公众开放日科普(面向居民,强调安全与惠民)。
案例:设计“一度电的旅程”互动游戏,结合AR技术展示电流路径。
3.3优秀讲解案例分析
播放优秀变电站讲解视频,分析讲解者的语言、肢体动作、内容编排。
分享实际讲解中的成功案例,讨论案例中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方法。
3.4 实战演练与点评
· 流程:学员分组抽签讲解主题→15分钟脚本设计→5分钟现场展示→导师与学员双向评分。
· 点评维度:内容准确性(40%)、表达吸引力(30%)、临场应变(30%)。
l 模拟讲解实操训练
学员分组,根据给定的变电站资料编写讲解词。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模拟讲解,其他学员作为听众并提出问题。
培训师现场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由培训师或公司领导组成评审团,按照既定评分标准进行打分。
Day 2 模块四:课程总结与行动规划
4.1 个性化改进计划
· 学员根据演练反馈,填写《讲解能力提升行动表》,明确3项改进动作(如“每日朗读行业新闻训练口语流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