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收益:
l 学习通信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基本常识;
l 掌握主要场景投诉的相关法律知识及案例;
l 了解舆情管理的基本逻辑机构;
l 掌握舆情应对的策略和方法。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第一讲(案例):行业规则——基本了解的通信行业基本注意规则
一、广告宣传中的法律问题
1、案例1—— 广告宣传优惠期出错
问题1:针对该客户,公司是否构成违约?
问题2:如公司及时发布变更声明或纠错通知是否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问题3:是否构成虚假广告?
2、案例2——广告没有标明特殊情况
问题:是否构成欺诈?
二、技术故障中的法律问题
1、案例1——一条短信收了300次,怎么回事?
问题1:因公司技术故障导致给客户造成困扰,是否构成违约,是否承担责任?
问题2:记者是否有权利查看短信发送记录?
2、案例2——某省因系统故障导致用户省外漫游时无法正常通话,客户要求赔偿
问题:是否要赔偿?赔偿多少?
三、垃圾短信中的法律问题
1、问题1:——何为违法短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五章,第五十六条
2、问题2——对违法短信应如何处理?
依据:《电信条例》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
3、问题3——违法短信公司是否承担责任?
四、关于网络割接升级
1. 问题1——网络割接升级是否必须提前通知?
依据:《电信条例》第二章第三十五条
2、问题2——网络割接升级提前通知有时限要求吗?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令第36号《电信服务规范》
五、关于电信服务规范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令第36号《电信服务规范》
第二讲(反扑):反其道知——了解用户的投诉举办流程与渠道
一、用户举报流程
1、收集证据
2、了解相关法规
3、明确投诉内容
4、多途径投诉
二、五个用户喜欢的投诉渠道
1、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
2、通过官网投诉
3、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投诉
4、自媒体平台投诉
5、寻求法律援助
应知法律法规:《电信领域违法行为举办处理规定》2023年、
规定:电信主管部门自收到举报之日起60日内,根据调查情况做出分类处理。
案例:江苏省首个《处理恶意投诉举报暂行规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该法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经营者不得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经营者不得夸大商品或者服务的功能、质量等虚假宣传。
第三讲(舆情):舆情应对——了解舆情应对管理
一、 认知舆情危机
1)关注本行业敏感现象
2)意识到新媒体的杀伤力
3)舆情的两面性
二、舆情危机处理原则
1)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2)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3)统一领导,统一口径
4)正面导向,国家号召
三、舆情公关危机处理措施
1)风险洞察预判
2)做好预警:保安维护、隔离小屋、公共隐忍
3)两半应对法:一半应对客户,一半幕后协调
4)请求上级支持
5)基本法规了解:偷拍隐私、肖像权等
6)公开应对:统一口径、歉意表态、正向引导
7)积极处理:短期法则
案例:奔驰漏油事件、某银行行业投诉事件
四、舆情公关危机避免的“坑”
1)冷漠无视
2)疏忽旁观者
3)推卸责任
4)我方无错无歉意
5)公开场合大讲规则
备注:复盘总结+学员分享+答疑